提升科学素养从娃娃抓起

2022年09月28日 10:06:53 |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要求坚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对新时代科普工作提出新的明确要求。在今年秋季学期正式施行的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标准中,科学类课时占比提升至8%—10%,超过了英语课。怎么上好“双减”后的科学课,如何做好科普和科学教育,成为各方探索的重要课题。

  科学家进校当老师

  “空间站里怎么转身”“‘太空水球’又有什么魔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李晋斌教授近日连续跑了两所高中,他精心准备的天宫课堂科普主题课,在溧阳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中成功“圈粉”。

  “给中学生做科普,要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知识呈现不能太生硬,还要融合物理、化学等学科元素。”李晋斌告诉记者,给中小学生做科普准备合适选题、实验材料,需要投入很多精力。这几年,李晋斌跑了省内外50多所中学,“我们师生共建爱益科普团队,获批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每次活动都有大学生参与。”

  江苏丰沛的高校资源,为中小学带来丰富的科普资源。今年暑假,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一学生陶省洁和其他100多名同学,在学校举办的“创·星”科技夏令营中,走近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新能源、移动通信、机器人、基因测序、类脑智能等高科技前沿领域,与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的6名教授面对面交流。

  “深耕各领域的教授们,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扇神奇的大门。”陶省洁说,来自南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王欣然讲解了芯片制造的最佳材料、制作流程,让他们了解到芯片制造的国际最高水平,以及我国目前遇到的科技瓶颈,两个小时根本听不够。

  大学教授走进中小学,中小学生走进高校,高中高校协同机制,给孩子们带来广阔的科学空间。南京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朱征认为,高中和高校可以创新联合培养机制,用项目化学习研究的方式,由科技老师和同学们组成学习小组,围绕大学教授发起的科学探究任务共同探索,在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的同时,也可以提升老师们对科技创新教育前沿的理解。

  科学课怎么上更“科学”

  科学涉及庞大的知识体系,“双减”后释放的科学教育需求,不能仅仅依靠“外援”。“科学家进校园越来越受欢迎,但一些基层学校暂时还享受不到这样优质的科普资源。”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科学教研员卢新祁认为,现阶段开展好科学课,亟需解决专职科学教师紧缺、科学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由于师资紧缺,大多数学校的科学老师教学任务都比较繁重,有些学校没有专职科学老师,便由信息、数学甚至文科老师“兼职”。比如苏北某些地区,一个县的科学专职老师寥寥无几,“科学课对老师的知识面、科学素养要求都比较高,还涉及各种实验教具的前期准备,教学难度也较大,需要占用老师大量的时间。”某学校科学老师坦言,大多数情况下,科学老师疲于完成课时任务,对教学质量的追求只能退而求其次。

  如何科学地上好科学课?省科协今年9月公布了首批60所“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从今年起,围绕科学教育、师资队伍、设施建设等标准,省科协每年评选一批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到2025年底,全省将命名150所“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

  首批60所示范学校中不乏乡村小学,乡村小学如何搭建科学教育课堂?

  沭阳县刘集小学校长王瑞说,面对县域农村科学老师紧缺的状况,学校以仅有的几位科学老师牵头,形成管理小组,依托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服务云平台资源开展科普活动。目前,学校共有专职科学教师2人、兼职10人,以校领导牵头的“少年问天”项目组、航天北斗科普活动成员12人。自2020年以来,学校组织科学教研组编写北斗科普校本读物,开展了包括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等主题的科普课堂近300节,实践活动102次。王瑞说,学校希望通过科普教育,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了解国家科技发展程度,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科学的动力。

  今年秋季开学后,南京市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的课后服务成了科普重要时间。下午4点到6点,地理园、生态林、中草药栽培基地、水产养殖基地、绿色粮油加工基地等数十个科普基地活跃着孩子们的身影。

  铜山中心小学科技室主任朱云霞介绍,学校自主编写了校本课程读物《铜小科技》,分为“身边的科学”“发明创造的技巧”等板块,贯穿6个年级共12册。朱云霞说,科学课帮助学生用科学视角观察生活,“比如,孩子们以前看到风扇转动,但并不知道风从哪里来。上课后,就会了解因为扇叶高速旋转,导致前后方空气压强发生了变化,由此产生了风。”

  朱云霞也坦言,学校科普教育投入已略显乏力,需要足够的资金、设备支持,而且谁来使用设备也是现实问题,“我们一有新设备,就让老师们现学,甚至请家长做外援。”为进一步拓展科普教育资源,铜山中心小学与南京市科技馆开展“馆校合作”,让植物学教授、动物学家、科技馆讲解员等都成为科普课堂的主讲人。

  统筹校内外资源平台

  近年来,省科协一直在系统推进科学家进校园活动,仅2021年以来,就邀请了院士专家近百人,为在校师生举办线上线下讲座,吸引数万师生参与。

  如何让科学家从中小学校园里的“贵客”成为“常客”?省青少年科技协会秘书长吉春鹏介绍,2021年,省青少年科技协会、南京一中共同启动“院士1课堂”活动,共建“课程合作实践基地”。“院士1课堂”是在我省普通高中开设的首个科技类校本课程,希望搭建起科学家们深度参与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平台。今年6月,我省首次全面启动“未来科学之星·院士专家进校园”系列活动,一经推出就受到全省中小学校的热烈欢迎,几十所学校积极申请举办。

  “每次参与进校园活动,都能看到科学家和孩子们眼中的兴奋之情。”卢新祁说,目前还缺乏一个统筹社会各界科技教育资源的平台,这个平台应具备集结、甄别优质科学课程和科技活动案例的能力,并进行持续的权威发布,供中小学校选择,让科学家进校园等活动常态化、普及化。

  科学家风靡校园,虽然带来了科普资源的源头活水,但将前沿知识转化为固化的课程,还有不少中间环节,中小学对校外科技资源的利用仍有“碎片化”倾向。

  李晋斌发现,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课程教学、德育、体育、美育等资源比较系统化,课后服务尽管有科普模块,但不够系统,“相关权威机构可将各方课程资源统筹、规范、整合,供中小学使用。”李晋斌认为,如果仅限于课堂教学、讲座或演示,科学课的形式还是太单一了,吸引力不够。他也曾帮几个中学搭建了实验室,但总体利用率并不高,“很多学校看不到实验室背后的育人功能,科学课还是要摒弃功利主义倾向。科学课也不仅仅是面对少数拔尖群体,更不应以强化应试竞赛为导向。”

  相较其他学科,评判科学课的成效并不太容易。卢新祁说,“我们不能通过一张卷子、几道题目或者几个知识点来给科学素养打分,但让孩子们爱上科学,从小拥有科学的思维和方法,会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然和社会,也将从根本上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这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