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从2015年组建至今,有7届共40名志愿者,赴西部地区接力进行为期1年的支教活动。他们把弘扬“莫文隋”精神与支持西部基础教育事业相结合,开辟了青海省贵德县、新疆伊宁县两个支教点,用火热青春在高原上接力这份暖暖爱心。
这个小姑娘叫段雅棋,目前在新疆伊宁县南通实验学校担任地理老师。作为支教团的新成员,她和同学们在上个月就已经到达支教点。不过,受当地疫情影响,现在她们只能进行线上授课。
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段雅棋说:“我们新疆分队支教服务地是伊宁县南通实验学校,负责地理、科学、美术的学科教学,并承担学校党政办、德育处、团委等部门的工作。”
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杨春霞说:“在留校驻守期间,我们和南实的老师们一起清扫落叶,给援疆林浇水,打扫教学楼,画地绘,为线下复课复学做好准备。”
支教团的新一批成员一共有九个,在新疆伊宁县南通实验学校支教的有四个,还有五个在青海省贵德县民族寄宿制学校支教。9月16日,在青海的这五个年轻人还参加了黄河净滩志愿服务。
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团长韦婧说:“有一句话叫天下黄河贵德清,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希望以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到净滩行动中,守护好这一片绿水青山。”
韦婧说,前几天,她们跟随学校老师,到各村发放教材。山路十分崎岖,而当天还下着雨,越往上走,海拔越高,能见度也越来越低。这次经历让韦婧很是感动。她回忆道:“他们拿到书之后就立马解开自己的外套扣子,把书往怀里塞,即使自己淋着雨,也要把书保护好,我就觉得我们一定要尽全力做好支教这份工作,给这边的孩子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幸福。”
徐雨辰是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新疆分队队长,她说,等完成研究生学业后,她也希望成为一个人民教师,在三尺讲台书写青春华章,实现人生价值。
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李俊康说:“上一批的志愿者服务期满了,下一批的志愿者就要顶上去,我们要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
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团长韦婧说:“莫文隋的意思就是,但行好事莫问是谁,现在我们可以骄傲地说,莫文隋精神已经从长江入海口抵达三江源头,把支教这件事情做好,去输送我们江苏大学生的青春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