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在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忙着为一批即将出口的超临界流体色谱仪做最后的检测,检验合格之后,这批货物立即从上海洋山港装船发往印度客户手中。
汉邦科技于2020年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主要从事色谱仪、层析柱的生物制药设备的生产和研发,产品远销东盟、欧盟、印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以来,公司物流运输遇到不少难题,多亏淮安海关为我们定制并叠加应用‘两步申报’‘两段准入’模式,同时运用跨关区一体化查验模式,我们的进口原料实现抵港即放,到达工厂后再查验,大大缩短了通关时间。”汉邦科技关务总监沈健增表示,“零等待”让公司生产效率再提速,再加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帮扶,今年前8个月企业进出口实现增幅54%。
专精特新企业是增强经济韧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的关键,也是淮安稳外贸的重要抓手。今年来,淮安海关持续推进企业叠加应用“两步申报”“两段准入”等模式,鼓励企业运用“属地查验”“提前申报”等政策,助力企业出口货物“船等货”,进口货物“抵港即放”,进一步压缩货物整体通关时间,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同时,聚焦机电、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组建业务专家团队,大力推广经核准出口商制度,“一企一策”问诊目录企业RCEP、FORM E等自贸协定应用实施情况,为重点企业量身定制“最优享惠组合”,助企业巧打“规则牌”,培育竞争新优势,拓展高端新市场。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8月,淮安市34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进出口14.3亿元,同比增长48.7%。
张昆 摄
内炼“筋骨”,外畅渠道,既是淮安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挺进国际市场的“制胜棋”,也是淮安稳外贸的“关键招”。
靶向发力强“筋骨”。今年初,淮安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党政亲商会,围绕“抢抓RCEP机遇、推动外贸扩量提质”主题,邀请12家重点外贸外资企业,为高质量推动RCEP落地实施出谋划策。随后,淮安市商务局、淮安海关等部门综合利用“FTA惠苏企”等平台,结合淮安四大千亿级主导产业体系,组织多场RCEP专题培训,靶向服务和启发企业更高水平利用RCEP自贸协定,增强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经海关审核认定的经核准出口商、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自主出具了全省首份RCEP项下输缅甸的原产地声明,凭借该声明,该公司出口的一批价值2.32万美元的蓄电池产品在缅甸享受到零关税优惠。
张昆 摄
多策并举畅渠道。物流不畅通是导致外贸企业货物在口岸堆场和货站仓库大量积压的主因。淮安建立重点外贸企业物流沟通联络机制,市、县区联动,全力摸排外贸企业特别是重点外贸企业生产和物流问题,商务、海关、港口集团等部门单位联合“会诊”外贸企业物流问题。据统计,今年来已帮助80多家企业解决130多条物流受阻问题。与此同时,大力推广应用“海河联动 沪淮同城”港口作业模式,积极推动上海港、淮安港“联动接卸、视同一港”,复制推广“沪太通”集装箱多式联运“一单到底”,扎实推进“抵港直装”“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等惠企改革措施落地。为进一步发挥淮安港内河航运优势、降低区域物流成本,大力推动淮安港和上海港合作,综合运用江河海转关运输、“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通关作业模式,给外贸企业提供了快捷的进出口物流新通道。目前淮安港已开通17条水运航线,周航班总数达60余班,形成了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航线网点布局。今年1-8月份全市共76家企业在淮安港进行出口报关796票,外贸集装箱吞吐量7800个标箱,货重5.81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83%、85%。
张昆 摄
据淮安海关统计,8月份淮安实现外贸进出口4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创下月度进出口历史新高。受天鹏锂能、荣芯半导体、南高齿等重点项目设备进口驱动,8月进口13亿元,增长26.4%。1-8月淮安实现外贸进出口281.6亿元,增长17%,增速全省排名第6,高于全国6.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6.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13.5亿元,增长24%,出口增速排名全省第5。
(来源:淮安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