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夜里,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在下一代光电芯片制造领域和量子模拟领域实现的新突破。两项成果均来自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
【我国科学家首次获得纳米级光雕刻三维光子晶体】
南京大学张勇、肖敏教授、祝世宁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发明了一种新型“非互易飞秒激光极化铁电畴”技术,突破了传统激光的光衍射极限,把国际范围内用激光3D雕刻铌酸锂获得三维光子晶体的尺寸,从传统的1微米量级首次缩小到了纳米级。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博导张勇说:“1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而我们采用新的光雕刻技术可以达到30纳米,相当于目前国际上最小加工尺寸的百分之三,大大提升了加工精度。有望实现更高精度的三维光子晶体加工,为新型光电芯片的制备奠定基础。”
据介绍,南京大学张勇团队的这一重大成果未来或可开辟光电芯片制造新赛道,有望用于光电调制器、声学滤波器等关键光电器件芯片制备,在5G/6G通讯、光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我国量子模拟领域实现新突破 首次观测量子“中间态”】
量子模拟领域方面,南京大学缪峰合作团队通过在“原子世界搭积木”的方式,把两个石墨烯双原子层以旋转180度+0.75度的特殊角度叠加并施加一个垂直电场,研制出一种全新的量子材料。并通过改变垂直电场,在国际物理学界首次观测到了量子融化的“中间态”,并揭示了这一量子“中间态”的演化机制。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南京大学类脑智能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缪峰说:“‘中间态’它介于导电金属和不导电的绝缘体中间,但它又既不是电子晶体,也不是电子液体。它是一个完全无序的状态,可以在导电和不导电之间转换。这就相当于用最简单的单原子结构做出了实体量子相变模拟器,模拟量子体系的演化规律。”
据了解,这一重大创新成果未来有望用于开发高密度集成、高度可调和易于读取的固体量子模拟器。例如,通过模拟生物神经网络、化学反应系统等复杂体系的演化,实现类脑智能、药物开发等。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韦伊 郭奉铭 龚俊杰 徐泽城 孙浩瀚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