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讯 沙鸥翔集的长江湿地,旖旎多姿的滁河风光,沁心润肺的水杉大道,复古怀旧的知青家园,令人垂涎的烟火美食,传承焕新的非遗文化,静雅水居的美丽乡村,蝶变快进的智慧新城……
9月3日至4日,中国作家协会、江苏省作家协会知名作家胡竞舟、李新勇、钱俊梅、李樯等,集体来到南京龙袍采风。从老街到江畔,从乡村到新城,作家们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沉浸式”体验龙袍当地人的生活,描画多维立体的龙袍印象。
“起笔江畔龙袍,写意非凡十年”征文大赛已于8月28日火热上线。火花碰撞,文思迸发。在作家们的笔下,我们又会看到什么样的龙袍呢?
绿水青山入画来
龙袍四面环水,南临长江、北倚滁河、东接滁河入江口、西枕玉龙河,拥有长16.1公里长江岸线,26.9平方公里滨江湿地和31.3公里滁河岸线,犹如一颗明珠镶嵌于长江经济带,绽放璀璨光芒。
漫步长江湿地公园,视野开阔,江风徐徐,不时有飞鸟停驻于洲滩湿地,戏水捕食。竖立在江边的“观鸟月历”引人注目。“这里可以看到东方白鹳、震旦鸦雀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当真是鸟类的天堂!”
在长江渔村穿行,笔直高耸的水杉林如“生态卫士”、“自然氧吧”,为行人搭建起绿色帐篷;水上发电、水下养殖,“渔光一体”现代产业园的水上光伏电站创新了绿色能源发展模式;美丽乡村赵坝村,正在积极绘就集生态种植、休闲农耕、稻麦体验、农家生活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格局;从废弃采砂场变身江苏省最美生态修复项目,团结砂矿治理成为长江经济带沿线矿山治理的生动缩影……
(“渔光一体”水上光伏电站)
(东沟林场采茶)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走进龙袍,满目青翠。龙袍襟江带滁,具备山水林湿的生态优势。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与长江大保护、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多重国家战略同频共振,龙袍这颗江畔明珠绿意盎然,愈发闪耀,“这背后的生态转型故事等着更多人挖掘、倾听”。
非遗文化常翻新
多数人结识龙袍,缘于蟹黄汤包,作家老师们也不例外。“听说龙袍的蟹黄汤包乃一绝,蟹黄新鲜,汤汁鲜而不腻,制作工艺还被列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次有口福了。”当“吃货”作家邂逅龙袍汤包,情不自禁就带起了货。
作为中国美食文化之乡,龙袍今年即将迎来第22届蟹黄汤包文化旅游节。从口碑相传到创造“最多人同时在线做包子”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每年都能玩出新花样的蟹黄汤包,早已成为龙袍金灿灿、响当当的招牌,走向国际,擦亮了美食文化之乡的名片。
同样列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还有龙袍骨牌灯。走进划子口老街,藏在民居里的一间并不起眼的平房,就是传承人张光祖在维护的骨牌灯传习所。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非遗,让龙袍骨牌灯的制作和表演技艺世代相传,张光祖经常给学生、青年、老人进行授课、讲解。
“这些点数代表什么?这个怎么玩?”头一次见到骨牌灯的作家们充满好奇,拉着张光祖问了许多问题。而张光祖老人看到这么多新面孔对骨牌灯兴趣浓厚,也兴致勃勃地用方言解答。虽然语言不通,人们却可以从老人兴奋的眼神中,读懂“让更多人了解骨牌灯”的质朴愿望。
(传承人张光祖讲解骨牌灯历史、玩法)
红色精神永赓续
“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1949年,在人民群众的倾力支持下,35军从浦口渡江进入下关,34军从划子口渡江抵达栖霞,“百万雄师过大江”在此铸成史诗。而今,在划子口渡江战役起渡处,龙袍渡江胜利公园巍然矗立。
走进渡江胜利纪念馆,作家们认真聆听渡江战役的历史时刻,细细观摩陈列物件,深刻感受战役的悲壮与艰辛。历史不会被忘却。直入云霄的纪念碑、如红船屹立的纪念馆,在龙袍人心中树起不可磨灭的精神地标,渡江战役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龙袍人攻坚克难、砥砺向前。
上世纪60年代,南京、扬州、上海等地2600多名知识青年积极响应号召来到这里的小渔村,成立了六合县“五七”农场。他们在这里开垦拓荒、拼搏奋斗,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走进由农场小学改造而成的知青纪念家园,仿佛“穿越”了时光。身临知青当年生活、生产、劳动、训练的场景,经历过那段炽热岁月的作家们难掩兴奋,勾起无限回忆。
(“我父亲曾经是会计,所以我很小就会熟练打算盘了。”)
沧海桑田,时光不老。围坐在长江村村支部书记谢永贵家中,听他娓娓道来,讲述发生在自己家和整个村子的变化。已有48年党龄的谢永贵,亲眼见证了龙袍翻天覆地的变化。
红色精神赓续,浸润心智,启迪奋发。龙袍人坚韧不拔、踏实奋斗,日子越过越红火,精神愈发富足。
团结奏响富裕“鸽”
“咕咕~”“咕咕~”龙袍街道东沟地区是“江苏省乳鸽之乡”,几乎家家喂养乳鸽。来到位于龙袍街道团结村的南京东晨鸽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里一排排鸽舍整齐排列,数以万计的蛋鸽正在被自动化系统“投喂”,秩序井然。
80后公司创始人徐善金,在国内首创了自别雌雄系高产蛋鸽技术,并取得专利。如今,他是南京市鸽业生态示范区技术带头人,通过“公司+返乡创业青年+农户+合作社”的发展新模式,把研究成果和技术无偿传授给返乡创业青年、农户和合作社,带领大家一同致富。目前,他帮扶了500余家农户提高鸽子养殖水平,带动了50多名青年返乡创业就业。
两天时间的采风,意犹未尽,所到之处皆有惊喜,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有人直抒胸臆,不吝赞叹,有人执笔详记,不虚此行。
非凡十年,非凡成就。龙袍的风采与故事,两天看不尽,日日写新篇。
龙袍街道与江苏省作家协会联合举办“起笔江畔龙袍,写意非凡十年”主题征文大赛,面向社会各界征集作品,用文字形式讲述龙袍故事。活动上线以来,收到多篇优质来稿。写出您与龙袍的故事,即有机会获得丰厚奖项,欢迎踊跃投稿!
点击图片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