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赋予新使命 数字消保正启航

2022年09月05日 16:16:47 |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9月,迎来北京最美的秋天,微风不燥,张阿姨如同往常一样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公园,与三三两两的老伙伴踢毽子。“我们要一起参加建设银行数字化金融教育活动,这次啊,听说他们升级改版了新的游戏,很有意思,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还可以学习金融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张阿姨笑着将建设银行消保数字化金融教育活动海报分享给大家,欢笑声伴着阳光围绕着大家,舞动最美银龄,演绎最美夕阳。

  指尖起舞数字化宣教 为新金融插上翅膀

  近年来,建设银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监管部门有关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建设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取得实效面向大众客户及“一老一小”、青少年、残障人士、新市民等重点群体开展差异化、数字化金融知识教育宣传。运用新思维,聚焦新打法,打造“标准化+特色化”金融教育内容库,构建“集中化+阵地化”金融教育矩阵,纵深推进数字化,以深化平台思维推动高质量发展。全新打造的财富季消保数字化宣教专区,寓教于乐,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用案例化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百姓掌握生活所需的金融知识,提升识别非法金融活动的能力。

  打造“造福季、奋斗季、财富季”大型数字经营活动,帮助百姓“为爱投资 温暖相伴”。建设银行始终致力于“服务大多数并非少数人”的新金融理念,苦练内功,不断完善流程重构,帮助百姓养成数字生活习惯,深化大财富管理内涵,打造“财富小镇”,以助力百姓共同富裕为初心,结合养老社区、县域社区、跨境专区等特色化专区,帮助百姓创造更多财富价值。以数字技术重修“金融水利工程”,推动业务转型,打造新的发展引擎。

  播撒数字化宣教的种子,历经风雨,收获是对劳动者最大的褒奖。“建设银行消保数字化教育宣传”创新案例荣膺《中国银行保险报》“2021中国银行业保险业年度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科技赋能数字消保  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妈妈你看,这里是苏州园林?怎么还可以学习金融知识,这本电子书还可以下载。你看,这里还可以看电影,这个暑期,我可以每天学习金融知识。”小林同学在妈妈的手机上扫码参观了“多彩消保3D数字化展厅”。在孩子童年的记忆中,这将会是一个别样的暑期。

  探索“多彩消保3D数字化展厅”助力数字中国数字时代,建设银行踏浪前行,躬身开拓,纵深推进新金融行动,基于“智能AI+虚拟VR+3D”技术,打造线上“多彩消保3D数字化展厅”累计实现用户访问人数超32万人,让百姓“沉浸式”体验虚拟现实世界学习金融知识的乐趣。主展厅分为“智慧课堂、小剧场、互动展厅、专题化活动、虚拟体验馆、专家讲座”等六个功能区,分别展示建设银行特色化消保宣教内容。分行特色馆别具特色,齐鲁馆突出红色金融教育,以鲁西南金融发展历史为背景,用新金融的视角展示山东建行服务百姓的工作成效;厦门馆突出鹭岛特色,引入集美学村的设计风格,结合金融知识教育宣传特色,体现“人文+科技”现代风;上海馆突出魔都时尚元素,吸引年轻客群逛展;大连馆与属地银保监局合作,突出浪漫海滨之城的唯美与简约,展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在第五届数字峰会期间,建设银行创新数字金融展厅,建行福建省分行举办“共享数字金融 护航晚年生活”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沙龙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为数字峰会平添一抹色彩。

  构建融入“G端-B端-C端”新金融生态网络,赋能百姓民生建设银行积极践行新金融行动,用数字金融智慧化解社会痛点问题。聚焦政务G端),充分利用代发工资企业资源,面向代发工资企业客户及代发工资个人客户开展“钱袋子”活动宣传创新“智慧政务+数字化宣教”模式,赋能百姓民生。河北省、天津市、云南省、重庆市、陕西省等分行依托“冀时办”“津心办”“秦务员”等App,把数字化3D展厅布放到智慧政务端,助力数字政府建设,实现银企合作共赢。聚焦商户B端),借助大型商超、零售商户,扩大活动影响力。覆盖500余万合作签约商户,实现“停车场、菜场等百姓重点生活场景全触达,活动累计触达超1亿笔次。聚消费C端),在小菜场、小商超、咖啡店、花店等零售消费终端,实现“扫码支付+数字化宣教”一键触达。活动期间,实现龙支付主扫交易超2亿笔次,扩大活动覆盖同时,客户经理通过云工作室生成海报近40万张,每日朋友圈分享活动海报,扩大活动宣传。

  温暖消保深入人心 化作清泉沁润百姓心田

  2022年度,建设银行不断提升金融知识教育宣传工作站位,发挥引领作用,建设银行开展贯穿全年的“温暖消保”文化系列主题活动,总分行高效协同聚焦分行典型做法,让消保文化深入人心,营造全行员工人人讲消保的工作氛围,实现建行消保“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面向老年客群开展“共话幸福晚年”特色化金融活动深化适老服务。建设银行以服务老龄社会为己任,组织特色化老年人活动,打造宣传平台,展示老年人金融知识学习成效,鼓励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享受数字金融便利。一是组织特色化活动,营造老年人学习金融知识的生活氛围。广西区、北京市、厦门市等12家分行,组成主赛区与分赛区,邀请老年人以“现身说法”的形式,讲述自己的真实故事,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掀起老年人主动学习金融知识热潮。经过初赛、复赛及决赛,近百名老年人在活动中脱颖而出,展现出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智慧养老生活模式。活动前,湖北省、云南省、厦门市等分行,纷纷走上街头、走进社区,邀请社区老人参加活动,做好老年人视频录制培训,帮助其更好发挥特长,展现银龄风采活动中,开展数字化金融知识教育宣传,教会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扫码参加活动,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活动后,组织颁奖典礼,现场展演获奖作品,总结活动效果。本次活动通过电视媒体、互联网媒体直播方式,实现20万人次在线观看量,实现良好传播效果。通过本次活动,老年人丰富金融知识,增强防范意识,切实帮助他们守好“钱袋子”。是开展“常态化”老年人金融知识教育宣传。编制大字版金融知识宣传电子折页,方便老年人阅读;打造“智能班克”讲消保语音服务,助力老年人利用闲暇时间“听懂金融知识;节假日期间,组织各分行员工走进社区及养老院、老年大学,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为孤寡老人送去关爱是完善网点“适老化”服务改造。北京市、山东省、陕西省、江苏省、浙江省、重庆市等分行累计认证“适老化”服务网点47家,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化服务,于细微处关爱每一位到店老人;安排网点员工为老年进行陪伴式服务,协助其主动帮助老年人适应数字生活,做到保护一位老人,关爱一个家庭,造福全社会。

  面向新市民、农村及务工人员客群,开展数字化金融知识教育宣传依托建设银行49万“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把线上课堂开在乡间地头,服务乡村地区百姓随时随地学习金融消保知识;利用节假日,组织各分行前往代发工资单位、建筑企业、进城务工服务中心等,开展金融消保知识宣传。广东省、湖南省、安徽、深圳市等分行,结合“新市民”服务政策,配套开展专属化金融服务,开展就业、上学政策指导,帮助他们开通代发工资账户,做好安全用卡常识宣传。同时,面向其家中留守老人及儿童,提供远程金融知识教育服务,缩小城乡差距,让“他乡变故乡”。

  面向大学生客群,开展特色化教育宣传活动,促进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面向大学生组织开展“金蜜蜂”我与建行消保的故事主题演讲大赛活动。活动由总行统筹策划,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辽宁省、天津市、宁夏区等12家分行落地实施,形成点面结合的活动氛围。经过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组织优秀作品遴选。活动前,组织大学生开展参赛作品制作培训及选题交流,引导大学生通过正规途径学习金融知识,帮助他们理解金融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活动中,组织大学生参与数字化金融知识教育宣传案例化讲述预防非法校园贷、识别非法集资知识,帮助他们远离非法金融活动;活动后,展演优秀作品,带动一大批学生对金融知识学习产生浓厚兴趣,鼓励他们在校园中,主动学习金融知识,善用所学金融知识,帮助身边的同学理性参与金融活动,养成“量入为出”好习惯,培养正确的金融观,搭建起金融消保校园生态相互融合的桥梁。

  面向少数民族客群,开展形式多样的金融知识教育宣传贵州省分行走进黔东南苗族村寨,为百姓送去金融知识。新疆区分行组织金融知识宣传队走进南疆,为维族百姓讲述金融消保知识,丰富维族地区百姓日常生活,促进民族团结。吉林分行走进延边自治州,拍摄制作少数民族歌舞短剧,为朝鲜族百姓送去实用金融消保知识。内蒙古区分行走进牧区、走进奶企用蒙语为牧民讲述预防电信诈骗知识,送去建行温暖

  面向残障人士开展贴心服务,让“温暖消保”深入人心福建省分行走进聋哑学校开展聋哑学生公益“财商课”活动北京市分行开通“暖阳驿站”,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及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便捷服务,促进首都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陕西省分行走进残障人士学校,建立常态化的帮扶机制,为孩子们送去常用金融知识,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重庆市分行走进残障人士服务中心,为百姓办理“助残卡”,送去金融知识,构建账户安全第一道防线。厦门市、宁波市分行编制残障人士服务手册,开展上门服务,营造良好的助残氛围。

  面向革命老区、边远地区、脱贫地区开展别开生面的特色化金融知识教育宣传。组织开展“温暖消保”点亮红色金融路活动,喜迎二十大。本次活动,旨在宣传建设银行不断坚持党建引领,多措并举开展消保工作,服务百姓赋能基层方面取得的成效,展现“国之大者”责任担当。拍摄制作十集电视纪录片以红色金融发展史为主线,讲述老战士、老党员、老红军的丰功伟绩、光荣历史及其后代与建行消保的故事。江西省分行走访革命后代孙观发老人,听他讲述建行新金融行动赋能百姓民生,帮助百姓脱贫攻坚的故事。山西省分行走进晋中革命教育基地,聆听93岁的抗战老兵讲述预防电信诈骗的故事,虽然岁月留给老人模糊的记忆,但建设银行“温暖消保”却留给了老人永久的回忆。湖北省分行邀请我党早期领导者董必武的后代董绍刚,讲述革命时期第一套人民币的诞生史,并与建行员工一起向民众普及人民币知识,积极参与人民币反假宣传。甘肃省分行邀请老战士黄随功讲述扎根基层工作三十余载,积极投身新金融行动的故事。山东省分行邀请新时代的“沂蒙红嫂”于爱梅,讲述老一辈革命家眼中“沂蒙精神”的故事,在新时代的小推车里,装载建设银行金融消保知识,带领乡村百姓走上致富路。陕西省分行走访91岁老战士王洪增,上门为老人送去金融服务与老人共话“反诈”故事。浙江省分行邀请抗美援朝老战士张汉苗,回忆战火纷飞的岁月,讲述与建行消保的往事。黑龙江省分行邀请退休老党员赵沐分享金融消保小知识,展现日常消保工作实效。建设银行聚焦老区,积极推进数字化教育宣传,助力革命老区旧貌换新颜。

  打造百姓身边的知识库 金融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突然接到一电话,自称他是公检法,说你医保卡冻结了,要你银行卡密码......这是“七彩贵州 童声话消保”的一段影片,孩子们看着电影,出奇地高兴,原来,我们贵州的小朋友也可以用日常所学金融知识帮助身边的老人远离电信诈骗。

  金融教育重在内容 打造百姓及员工喜爱的线上知识平台建设银行打造“行外输出、行内赋能”的线上金融知识平台,面向百姓及员工,开展“常态化+专题化”的金融知识教育工作。一是开设“公众教育及消保课堂”专栏。开通“小小银行家、大学生金融知识、老年课堂”等八个专区,实现金融知识多元化供给。面向老年客群,打造“消保老年课堂”专栏,制作适合老年客群学习的视频课程,聚焦预防电信诈骗、预防非法集资、非法以房养老等热点问题,帮助老年人提升风险识别能力,远离非法金融活动面向青少年客群,打造“小小银行家”专区,开展青少年财商教育,帮助其学会日常生活常用金融知识,从小树立正确的金融观面向大学生客群,开通“大学生金融”专区,制作预防非法校园贷、套路贷、就业贷等新型网络电信诈骗典型案例,帮助他们提升自身金融素养。面向残障人士,制作“我们让您听见,我们让您看见”手语版金融知识视频,惠及更多残障人士。面向少数民族客群,打造“维语、藏语、壮语”等六少数民族语言八项权益知识手册,运用少数民族特有语言文化,传播金融知识,让少数民族客户充分到受教育权及受尊重权。二是开辟“建消保 护权益”金融知识专题频道。累计发布近200精品课程,频道学习量超256万人次,深受员工喜爱,将消保知识及教育宣传工作方法讲深讲透,让员工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消保知识,掌握消保工作技能,提升服务客户能力。三是开展“多彩消保 智慧课堂”活动。制作并发布课程近百门,充分展现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核心要义和实践,以“沉浸式、案例式、场景式”的课程,让百姓“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四是打造乡村振兴主题课程,开展金融知识教育宣传下乡活动。组织湖南省、湖北省、甘肃省、陕西省、山东、河南省等分行累计制作15节乡村振兴主题课程,依托49“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将金融知识送达乡村百姓身边,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丰富“消保从娃娃抓起、青年说、智者说”三个原创系列作品.建设银行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经典题材为背景,结合现代金融知识,创作脍炙人口的金融知识教育宣传作品,通过融媒体广泛传播,讲好消保故事一是创作并发布八部“消保从娃娃抓起”系列微电影。以孩子们的视角“案例化”展现百姓生活中的寻常小事,教会孩子们用浅显易懂的金融知识,保护自己及家人的权益不受侵害。二是创作并发布四部“消保青年说”系列微电影。用青少年的视角,讲述预防电信诈骗、识别非法校园贷等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情景式教育,帮助青少年学习金融知识,掌握防骗技巧,提升青少年金融素养。三是创作并发布五部“智者说”系列动漫作品。穿越古今,讲述金融发展历程中的经典故事,打造以“消保+业务+文化”为主题的金融知识教育宣传内容,传播中华文化,传授业务知识,传递建行消保温度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