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事物总是凡圣一体的。
《广陵散》是一个关于古琴的故事,一段关于友情的佳话。
两个年轻学生在音乐学院相遇,他们背景不同、性情有别,但成了知音挚交。他们在青春的艺术旅程中走进了传统琴人的世界,也以不同的生命遭际与抉择拥有了自己的悲欢。
琴终有老朽喑哑之时,而只要情在,只要青春的热望在,生命就会在天地间永久地振响。
写尽当代琴人的抉择与命运、展现国人俯仰自得的大境界
古琴博大精深、美不胜收,与中国人相伴千载,成为不朽。聚焦古琴的研究,以社科、散文类作品居多,如《古琴》《近世古琴逸话》等,文学类作品则少之又少,尤其是长篇小说。
某种程度上,《广陵散》是第一部真正将古琴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有机融合、编织交错的当代长篇小说。作者郭平作为古琴演奏家、古琴文化的研究学者,有着第一手经验和深厚的知识背景,整部小说在人物、情节之外,处处透露出作者深湛的古琴艺术功力和文学修养,使得《广陵散》呈现出一种颇具魅力的文化氛围。
书名《广陵散》,意指古琴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卓然不群的精神内涵。小说通过几位音乐学院学生入学求学、求职谋生、婚恋家庭、事业建树的故事,引发几代琴人的历史境遇与现实纠葛,以及当代社会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复杂态度。故事涉及老中青三代琴人,由“琴”及“人”,再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和文人精神世界的最深处,生动描绘了传统文化的当代命运。
小说用传统的笔法,平白晓畅的语言,描绘出日常悲喜生活的纹路,将大学、师承、技艺、道法、市场、潮流、金钱、收藏等等一一呈现,把传统下的当代众生相描绘得栩栩如生。读者可以看到,传统既是束缚和重压,更是源流和激情,我们无论是精神追求还是日常生活,都和伟大的传统息息相关。
书中多处描摹了人物听琴弹琴的感受。这些感受虽然是从小说中的人物着笔,但读起来似乎也有作者自己的体验,读者会有非常多次因为作家对艺术的理解而热泪盈眶:
古琴的声音几乎是在他聆听的一瞬间就洞穿了他内心中的某种东西。他没有将音量关小,而是把收录机放得离他远了一些,因为他觉得有一座山正在他眼前矗立起来,气息逼人,不得迫近。然后,他听到了有人在空寂的山中伐木,有水流拍击船舷,有一人长久地伫立于山水之旁,长风掠过,掀动他白色的衣袖。
在古琴声中,我们不仅靠近了传统技艺,更走近了有传统以来的精神追求。
高山流水·琴人江湖·烟火人间
小说《广陵散》以“双螺旋”结构叙述琴与人生,故事主线关于两个音乐学院的年轻人逐渐活成了对方的样子。
城市孩子周明是个心性纯直的人,一直以来,他的眼里只看得见古琴,终日埋首书斋,学习传统的演奏技法、研究古琴文化的要义。而出身农村的徐大可却和周明相反,他深谙人情世故,处事圆融,对人仗义热情。虽然家境贫寒,却从没有停止过对音乐的热爱。他一方面强调“别光顾着弹琴,真正重要的事情还是生活。生活的要旨,一是事业成功,一是家庭幸福”,但当周明说起要通过社会活动拿古琴界的话语权、做个古琴活动家的时候,他又坚持:“ 我宁愿你一袭布衣,清清爽爽开开心心地弹琴。你想象一下吧,钱来了,琴没了,这样的情形你接受吗?”徐大可命运多舛、妻离子散,却一直保持清醒,没有急功近利、随波逐流,一生松弛而开阔,最后重病离世,达到了自我和忘我的统一。从徐大可这个人物身上,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建立在废墟之上的精神力量。
二人在音乐学院里相遇,首先在音乐境界上成了知音,周明的天真、纯洁和看似正确、高尚的追求,却似乎“天生浅淡”,显露出一种没有基础、漂浮的理想主义。但在这个人物身上,也可以看出作家融入了很多关于古典琴人及精神道统的理解,琴在中国文化中与士大夫的生命和精神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只有完全摆脱名利诱惑,才可能真正领受古代琴人的精神境界。
在二人交往过程中,周明渐渐发现“徐大可给他讲的事情、故事以及观点,几乎超过了他所有人生阅历的总和,有时他甚至觉得他最重要的大学生涯是在这儿度过的” 并且意识到“……这个道理很简单,很对头。生活,必须有生活。没有生活就不会真正懂琴,就谈不出什么东西来”。
两个人物的精神内核和行为动机以这种“双螺旋”结构互补式的层层发展,一系列变故之后,他们不自觉地活成了对方的样子。作者借此表达了在深邃的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交融,以“儒道互补”的形式呈现了“知音”在当下的意义。
古琴大师钟鸿秋先生也是这篇小说中的一个重要存在,他不仅是一个人物,而且是一个意象,是古琴文化所能企及的精神顶点,是主人公艺术和思想上的理想观照。这一人物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原型,就是近代著名的古琴国手管平湖先生。管先生的琴代表着古琴艺术的最高境界。小说中的钟先生并未真正出场,而是通过周明与古琴家陆近春、齐丹青,斫琴名家刘进一,古琴名家顾传松先生两公子顾焕群、顾焕明等一众琴人的交流与讲述,使钟鸿秋的人物形象渐渐地呈现出来:
钟先生的琴,就像《古诗十九首》,不那么漂亮,不那么表演,没有多余的修饰,实实在在,都是人的遭遇。
象征着一代大师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琴人,古琴不古,流传千年的琴声演绎着每个时代的离合悲欢,给民族以最高的慰藉。
广博的传统境界和深邃的大道传承
在现实世界热烈奔涌的同时,小说也用较大的篇幅写了一条“暗线”,即几代琴人的连绵传承与现实纠葛。
古琴家陆近春、齐丹青以及他们的前辈大师钟鸿秋、顾传松,徐大可的父亲徐道公,民间唢呐艺人刘柱子,一群音乐学院的学生和老师以及商界人士严重等。他们在时代中摸爬滚打,各自凭着本能和直觉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
小说《广陵散》的叙述采用了复调写法,由两个不同声部的旋律交织在一起。一个是以徐大可和周明的友情为主线的当代社会。随着《明子日志》的出现,生活在当代的主角周明、徐大可开启了对民国时期的另一对好友,作为小说的另一个“声部”的隐匿主角“明子与大庄”的人生轨迹和精神世界的探索。第二条旋律时隐时现,和主人公的人生互为对照,使小说有了一种与历史对话的效果,为小说创造了更大的天地。
结语:古琴声中都是中国人
22年,是一个时间概念。郭平1990年代陆续出版了《投降》《在异乡》《在故乡》等小说作品集,一度远离文坛主流,新作长篇小说《广陵散》还没正式出版就已获得首届凤凰文学奖,广受关注,可谓强势回归。
22年,是一个空间概念。《广陵散》初稿写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书库,二稿写于作者在印尼的十三个城市巡回讲课途中,三稿写于印尼东爪哇印尼群岛语言文化艺术中心,最终定稿于南京河西聚福园的家中,横跨22年,中间三易其稿。
22年,还是一个精神概念。郭平从大千世界汲取养料,用一个小说家的好奇心和博学反向地关照古琴艺术,在小说和古琴两个艺术样式中自由地往返。印证了著名评论家李敬泽的评价:郭平是琴人,是小说家,雅人深致而曲尽人情。一部《广陵散》写寂静中的微响,在滞涩、顿挫中见高山流水的气象。
《广陵散》里不仅有波涛汹涌的琴人江湖,也奏出了生命的困惑和为难。让我们不禁感叹,投身于艺术的人所拥有的天命就是这样一种孤独、痛苦但又极为动人的命运。
大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琴”——学术是琴,文学是琴,音乐、绘画、雕塑、围棋等等追求,都是我们要献身的琴。夜深人静之时,每个人多少还是会扪心自问,自己是以何种身份活在这个世界上,又背负着怎样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