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一个个老旧小区,见证着历史变迁,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一处处老旧小区改造,解决了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民生问题,交上一张满意的民生答卷。
焕然一新的外立面、干净整洁的沥青路、错落有致的小花园……十年来,如皋市如城街道坚持“问需于民、问效于民”,持续不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让一栋栋“老破旧”变成了设施齐全、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幸福里”。
“居民的心声”就是“改造的蓝本”
楼体外墙破败不堪,粉刷!楼体没有保温层,增加!小区路面坑洼不平,重铺!小区夜晚没有路灯,安装……在如城街道,所有改造皆是因民所需。
如城街道安定社区绘园新村小区建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年代久远,不同程度地出现外墙皮脱落、雨污管线破损、配套设施不全、小区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下水管道堵塞、化粪池污水外溢、汽车占据小区道路、绿化带内乱堆杂物……”小区居民们反映强烈。
安定社区坚持“工程推进、先听民声”,“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都由群众说了算。社区多次召开座谈会和技术论证会,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形成与小区实际相匹配的改造方案。如今很多老旧小区都面临加装电梯的需求,绘园新村小区也不例外,在征得业主同意后,改造方案在楼梯间里增设了扶手,还预留了电梯井。
经过5多个月的施工,原来破烂不堪、坑坑洼洼的小区道路全部翻新硬化,斑驳的楼房墙体如今贴上了保温层并粉刷一新,“颜值”大大提升。
“露在外面的道路、外墙等设施改造固然重要,埋在地下的供水、排水等工程更是直接与日常生活体验相关,‘里子’解决好了,老百姓获得感更强。”安定社区党总支书记王莉萍说,老旧小区改造不是单纯地修墙、防漏、种花植树那么简单,从基础设施改造,到整体环境完善,再到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一点马虎不得。
“以新暖心”激发“群众热情”
在如城街道长巷社区,原先不少老旧小区屋面都布满了杂乱的太阳能热水器,这些小区业主私自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台风天一吹就摇摇欲坠,甚至会掉下来砸中行人、车辆,是很大的安全隐患。
在今年推进的老旧小区改造中,长巷社区党员干部主动服务、率先垂范,最大程度争取到业主的支持,对于这些“定时炸弹”进行了全部拆除,并统一规划了安装位置,不仅美化了房屋天际线、消除了安全隐患,还从源头上堵住了困扰大家多年的屋顶渗漏问题。
当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喜人变化,“要我改”就变为“我要改”,居民支持改造、参与改造的热情被充分激发出来。
有了群众的支持,工作的推进越发的顺畅,不仅坑洼狭窄的道路变成了平坦宽敞的水泥路;杂乱的绿化“梳妆”变靓;水井“肠梗堵”的老毛病不再犯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养老、托幼、健身、家政、快递等服务设施也有了很大改善,成为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管护到位、业主满意的幸福社区,真正实现了小区改造、社区治理、群众利益多方共赢。
“为了实时把握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我们专门组织了一支工程质量监督巡查小组,不定期到各改造小区进行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严把质量、安全、进度关。”如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如城街道共有5个小区正在推进改造工作,计划维修、增设路灯20个,外墙、楼道粉刷近3.4万平方米,铺设水泥路约0.5万平方米,补植绿化0.68万平方米,更换单元门出新91个,新增车位318个,疏通全部楼栋的下水道。一串串数据饱含着民生情怀,彰显的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宗旨,实现的是小区居民的美好生活。
“内外兼修”实现“常态长效”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综合、细致、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一改了之,如何才能实现常态长效呢?为推动辖区完成改造的老旧小区实现常态长效管理,如城街道仙鹤社区创新打造了“家在仙鹤”党建品牌,建立了“红色物业”党建联盟,着力提升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的物业服务水平。
楼道是邻里进出的必经之路,更是连接家庭和社区的“桥梁”。仙鹤社区仙鹤新村在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后,在全面落实物业三基本服务的基础上,推出了“自己的楼道自己管”工程,并成立了“最美楼道”评比小组。评比小组由小区党员代表、物业人员代表、网格员代表、志愿者代表、居民代表等组成,实行日常巡查+周汇总+月评比+年终合考评机制,形成比学赶超的创建氛围,睦邻楼道、书香楼道、诚信楼道、红色楼道、整洁楼道、孝老楼道等一批特色楼道不断涌现。
(来源:掌上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