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读书会·人文地图|玄武湖(七)

2022年08月19日 12:06:04 | 来源:江苏广电荔枝读书会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

  清源无层澜,安得运吞舟。

  圭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

  潜颖怨青阳,陵苕哀素秋。

  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缨流。

  ——《郭仙墩》

  上世纪四十年代,著名文人黄裳与友人到玄武湖的菱洲寻访“郭仙墩”遗迹,可惜未曾寻到,只能遗憾作罢。实际上,“郭仙墩”并非位于菱洲,而是在环洲西北的梅岭,民间俗称“郭公岗”,相传是一位奇人的衣冠冢。他就是东晋“神卜”郭璞。

  梁钟嵘《诗品》:“初,(江)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译文:江淹本是著名的才子,后卸任宣城郡守,在冶亭留宿时,曾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帅哥对他说:“我有一支笔在您那里已经很多年了,请您还给我吧。”江淹往怀里一摸,果然发现一支五彩斑斓的毛笔,于是恭敬地还给了那人。从此,江淹再也无法像从前那样写出优美的诗句了。)这就是成语“江郎才尽”的典故。相比于故事中的神秘人物,我们需探究一下历史上郭璞究竟是何等样人。

  据《晋书》记载,郭璞是河东人,自幼“博学有高才”,后从异人受业,得授《青囊中书》,这是古代用于占卜的书籍,郭璞因此洞悉五行、天文、卜筮之法。据说郭璞的占卜术十分灵验,晋元帝镇守金陵时,两次请郭璞为其占卜,郭璞分别算出铎和铜钟,结果都应验了。钟和铎都是宫廷乐器,这被晋元帝看作佳兆,后来果然在金陵称帝。郭璞一生卜算60余次,极为灵验,时人称作“郭仙”,这才有关于他的种种故事。

  

玄武湖环洲的郭璞墩雕像

  史籍里郭璞的灵验传说本不足信,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的现实际遇。郭璞曾获晋元帝任用,期间“数言便宜,多所匡益”;又精于辞赋,“以才学见重,论者美之”。流传至今的14首《游仙诗》是其代表作品(篇首所列为第五首),他通过歌咏隐逸、企慕神仙,表现出对于现实的某种蔑视。

  公元322年,东晋镇守荆州的外藩王敦以“清君侧”之名起兵谋反。当时朝中的温峤、庾亮等大臣请郭璞占卜各自的命运,郭璞回说:“大吉。”庾亮等人心领神会,于是坚定了平乱的决心。后来,王敦也找到郭璞测算自己的成败,郭璞则言“无成”。王敦恼羞成怒,当即杀害了郭璞。

  王敦之乱是东晋初期王室与门阀之间的权力斗争。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情势下,饱受战乱之苦的郭璞用卜筮的方式维护和平与政权统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两晋之士大多重清谈而轻气节,然而在这方面,郭璞无疑算是名节之士了。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