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特稿 我们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但有籍可查的信史始于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距今不到三千年,由于此前的历史年代模糊不清,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说法一度遭到质疑。
2001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立项以来,通过“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理念下的中国现代考古学,探究中华民族和炎黄子孙“从哪里来”,实证了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其中,最突出的成果要数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终于得到了国际广泛认可。
众所周知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实际上良渚文化涵盖整个长三角地区,尤以江苏的分布最为广泛,甚至在这里出现了另一个政治中心。今天,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林留根为你解读你所不知道的良渚文明。
中国文明史的起点不是夏朝
而以良渚文化为代表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距今约5300至4300年,自1936年以来,发掘出分等级墓地(含祭坛)、规模宏大的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工程等遗迹,出土了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的玉礼器等遗物。
在分等级墓地中,反山、瑶山高等级墓地的墓葬中大多包含有玉琮、玉钺,卞家山低等级墓地的墓坑中完全没有成型玉器出现,这表明当时已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
反山高等级墓地
在玉礼器中,玉琮、玉璧象征神权,玉钺象征王权、军权,这意味当时已有“王”的概念。
玉琮、玉璧、玉钺(由左往右)
古城由“宫城、王城、外郭城”组成,是中国最早的三重城市格局,说明当时已出现“都城”的概念。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全景图
“这些说明它已具备国家的形态,而国家的出现正是文明最重要的标志,也就是说中国从良渚文化就已进入文明阶段。”林留根说。
主要涵盖江浙沪
5000多年前就实现“长三角一体化”
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区并不局限于良渚古城,它涵盖了现代的江浙沪,尤以江苏的分布最为广泛,有昆山赵陵山、江阴高城墩、无锡邱承墩、常州青城墩、句容孔塘等良渚文化遗址,并且这些遗址占了好几个良渚文化之“最”。
苏州草鞋山遗址在良渚文化研究史上首次发现了琮、璧、钺等玉礼器,将“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等礼玉分工,从西周时期追溯至良渚时期。
苏州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展出的玉琮
常州寺墩遗址3号墓出土玉琮33件、玉璧24件,其中玉琮数量是迄今良渚文化墓葬中见到最多的一座。
常州寺墩遗址3号墓
位于兴化、东台两市交界处的蒋庄遗址,首次在长江以北地区发现了等级较高的良渚文化墓地,突破了以往学术界认为良渚文化分布范围不过长江的传统观点。
蒋庄遗址良渚文化墓地
良渚王国或有两都
另一处在江苏
与浙江的良渚古城系统相比,江苏的良渚文化具有自身发展的脉络和格局。
苏南地区不仅是良渚文化的首发地之一,晚期也存在一个以寺墩为中心的文化核心区。
良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玉器文化。这些玉器不但类型丰富、制作精美,还用来明确尊卑、划分等级。当时的国王拥有代表神权的玉琮、玉璧,象征王权、军权的玉钺。作为神王之国,最突出的就是玉琮,被良渚人用来做通天的礼器。寺墩遗址3号墓出土玉琮33件,是迄今良渚文化墓葬中见到最多的一座,墓主极有可能就是一位国王。
“因此良渚文化或有两个都城,一处就是浙江的良渚古城遗址,另一处则位于江苏的寺墩遗址,但这话讲出来,要用10年甚至20年的工夫来印证。”林留根说。
寺墩遗址出土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
为了扩大生存空间,分布于该地区的族群,以苏南地区为根据地,向北方挺进,在江淮和黄淮地带,与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大汶口人展开了持久的争夺、对抗,在碰撞中共同融入了华夏文明大家庭。
“新沂花厅遗址、兴化东台蒋庄遗址、东台开庄遗址是良渚文化势力北扩的典型遗址。”林留根说。
良渚文化势力北扩路线图
希望建设国家文化公园
串起长三角重要良渚文化遗址
林留根建议,一方面,应该将良渚文化其它遗址打造成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的扩展项目。
“良渚文化涵盖整个长三角地区,甚至更多的地方在江苏。”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建设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串联起长三角重要的良渚文化遗址。
“如果说良渚国家遗址公园本身它是一个皇冠的话,这些遗址就像串饰一样,显得很完整。”
“此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明还有很多未解之谜需要继续探索,比如,它是怎么起源的?怎么发展的?它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是什么?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是什么?我们要更好地把良渚文明的故事,或者说是把长江下游的这个文明故事继续讲好,这个故事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当中最精彩的篇章。”林留根说。
记者/高慧婧 摄像/谢自强 视频/宋梦真 冯其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