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位楷模就是一座精神坐标。我苏网联合江苏城市频道《江苏最美人物》栏目组,推出“江苏最美人物”系列专稿。奉献基层的共产党员、创新创业的时代先锋、扎根一线的能工巧匠、平凡岗位上的奋斗者……我们将持续讲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记录江苏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和动人事迹,呈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及“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中不断涌现的江苏力量、江苏作为。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水不通、灯不明,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要发扬部队优良作风,带领乡亲们改变现状、走出困境”
……
在镇江丹阳,有这样一位远近闻名的“兵书记”,他凭着一股子干劲和啃硬骨头的军人作风致力发展,把丹阳高楼村从曾经的“土罐子”变成了如今的“聚宝盆”,他就是丹阳市开发区高楼社区党委书记丁金平。
找准富民路,口袋“鼓起来”
丁金平是土生土长的高楼人,1985年从部队退伍后,他选择回乡创业办厂。1994年,在村干部和村民们的期盼下,30岁的丁金平当选为村支书。
那时的高楼村,是一个经济薄弱村。村里没有自来水,道路也坑洼不平。“新官上任三把火”,丁金平上任后表态,要“烧三把变通之火”,干成三件大事:修路、通水、建厂房,为高楼搭好发展的“舞台”。
为了筹集资金,丁金平先拿出家里的7万元借给村里,发动村民集资,还四处跑企业、找关系,游说在外经商的社区能人捐款,“磨破”了嘴皮子,“跑断”了腿。
正是凭着苦干、实干,高楼提前完成了村道硬化、绿化,并成为开发区通上自来水的“第一村”。他又亲力亲为,带着高楼的乡亲们,改造建设出了8000平米厂房,迈开了发展的第一步。
丁金平不认为“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而是精选大项目、好项目。“筑好巢”只为“引凤来”,丁金平又忙前忙后,先后成功引进了尊龙光学、彤明高科、金鸿铜材等一批大企业,为集体经济带来了“增收活水”。
如今已有40多家大小企业“落户”高楼,社区年集体收入达到700多万元,早已达到富裕村标准,居民的人均年收入也从1994年的1500元增长至46000元。
不忘“兵之初”,当好“兵支书”
认识丁金平的人都知道,他办公桌上总有一本工作笔记,里面满满当当记录着高楼急需解决的大小事情,关乎的都是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大民生”。
在高楼社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事就找丁金平”,群众的急难愁盼,总能在书记那里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反馈。
居民杨浩一家三代长期住在一间不足50平米的老房子里,生活本就困难,10年前杨浩被查出患上白血病,高额的医药费让他一度想要放弃生存,是丁金平为他四处奔走募捐50万元治病,治愈后还帮他找到了工作,让他和家人的生活重燃希望。
如今,高楼社区已经连续16年没有一例刑事案件,没有一例治安案件,没有一例信访事件。在丁金平的带领下,高楼社区也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江苏省和谐社区。
怀着对退役军人的尊崇,丁金平也一直把退役老兵的冷暖挂在心中,倾心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不仅如此,他还带出了一个以退伍军人为主的战斗集体——村两委班子8名成员中有5名是退役军人。
“我刚到部队时,新兵连连长给我们上的第一堂党课,就是‘为人民服务’。那一刻起,我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我的初心。”丁金平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28年来,带百姓致富,帮群众解忧,他默默地在岗位上付出着自己的全部精力。近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决定授予丁金平江苏“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火热军营淬炼党性,心系群众书写忠诚。丁金平甘为基层一线的“螺丝钉”,时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永远的兵”!
(我苏网编辑/陈茜 素材来源/江苏城市频道《江苏最美人物》栏目组 “江苏时代楷模发布厅”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