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与文学大家面对面”第十回 作家徐则臣诠释《北上》引人入胜

2022年08月15日 13:21:06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作家解读创作脉络和人生之路的文学讲座,要让一群跟着爸爸妈妈一起来倾听的小朋友听得懂、坐得住,其实是一件挺难的事儿。

  通常情况下,作家讲述的人生故事往往像小说里的情节,大人们都会觉得遥不可及,更别提孩子了。

  不过,2022年8月14日下午,在南京雨花台区西善桥初见知旅共同体举行的“在世界文学之都与文学大家面对面”第十回活动,却破了这个圈。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奖项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温文尔雅地叙述着“运河、放牛、火车、游学、读书……”等一个个生动的人生片断,这些场景形成了一道完整的弧线,坐满全场的听众包括小读者都能感受到他人生的跌宕起伏。

 

  活动现场

 

  8岁小读者但文博听得很入神

  活动由西善桥街道联袂南京止一堂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主办。因其属于与南京文学之都地位相匹配的系列高端文学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及好评,进一步营造和丰富了南京“世界文学之都”浓厚的文学氛围,扩大和沉淀了南京的影响力。

  活动学术主持照例由知名评论家、江苏理工学院教授李徽昭担当。

  西善桥街道相关领导、南京止一堂文旅总经理徐晓亮以读者身份参与访谈。

  李徽昭介绍说,徐则臣从成名作《跑步穿过中关村》到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如果大雪封门》、老舍文学奖获奖作品《耶路撒冷》,再到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以及最新作品集《青城》,让读者充分感受长江南北、大运河上下的历史文化,感受城市文脉以及文学的时代精神。

  如此面对面的交流,不是隔着屏幕被动的对视,情感是流动的。

  “回南京”而非“来南京”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徐则臣出生在江苏东海农村。

  他自幼生活在河流的环绕中,对河流有着与生俱来的特殊感情。初中时,他在镇上读书,学校门口便是一条运河。

  后来,他到淮安读书,住的地方紧挨京杭大运河。这些经历成为他小说创作的背景。在他26年的创作生涯中,大概有20年的时间一直在写京杭大运河。随着对这条河的了解越来越多,觉得到了可以把这条河作为主角来写的时候,《北上》呼之欲出。

  其实,他的童年是在困苦中度过的。打小起,他的户外“作业”就是放牛,小小的肩膀承担起生活的重担。能坐一回火车、到县城澡堂洗个澡,是心中最大的渴望。正因如此,他的体质优于同龄人,成年后身板厚实;他的人生坐标更接近现实,默默苦读,等待命运的垂青。

  当天交流中,他和读者相对而坐,朴实的程度让人多少有些意外。这位叱咤文坛的作家,说话嗓音浑厚,普通话也标准,一点儿没矜着,让人感觉舒适。

 

  徐则臣

  徐则臣谦逊地说:“对我来说,南京是我的老家,20年以后再回到南京有一种近乡情更怯的感觉。之所以到了第10期才来,是因为之前一直不敢来,真的害怕在父老乡亲面前丢脸。但是朋友们一直鼓励我,丑媳妇总要见公婆,这次我就硬着头皮回南京了。”

  一句“回南京”而非“来南京”,一字有别,渗透着他浓浓的乡愁。

  在徐则臣的记忆中,他来南京师范大学念书前,去过最大的城市是淮安,所以刚到南京那会儿,他完全找不着北。进入南师大的考试,他至今没有忘却。

  他说:“考试的时候有一道题,要写一个评论。我写的是《妻妾成群》,苏童老师的小说。若干年以后我见到苏童,我说:如果没有你的这个作品,我可能都来不了南京。所以我觉得是文学把我带到了南京。而且南京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即文学就是南京的日常生活。”

  徐则臣不无感慨地说:“在此之前,我很少看到的作家,但是在南师大念书的那几年,像苏童、叶兆言、毕飞宇、韩东、鲁羊等老师辈的作家,经常有机会见到求教。我还去过叶兆言老师家做采访,我记得和叶老师的对话,对我以后从事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徐则臣说:“南京对于我来说是纯粹的世界文学之都,有着非常纯粹的文学生活和文学精神,这些作家都是我的前辈,在文坛上都是响当当的,他们身上的匠人精神这些年一直激励着我。我能走到今天,应该感谢南京,这里是喜欢文学或从事文学创作的人的福地,是作家的摇篮。”

  文学的意义

  《北上》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北”是地理之北,亦是文脉、精神之北。大水汤汤,溯流北上,该小说跨越运河的历史时空,探究普通国人与中国的关系、知识分子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探讨大运河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地理、文化以及世道人心变迁的重要影响。

  李徽昭读过徐则臣的所有作品,他问:“你写了那么多的小说,塑造了那么多的人物形象。小说是虚构的故事,每个人读小说的时候是从虚构中获得自我的、感性的想象和认知。您觉得文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李徽昭

  徐则臣说,他对每个人物的塑造都很认真,拿出100%的真诚和热情。写小说真不是一个什么玄乎的事,很多作家都会这么想。关于写作,他也会思考:自己的作品有什么社会意义?比如说写《北上》花了4年时间,写《耶路撒冷》花了6年时间,10年他就干这两件事。而这10年搁在别人身上,可能会干成很多事。

  有一年,他去拉美几个国家,有墨西哥、哥伦比亚、智利等。走在大街上,他脑子里想的都是耶鲁达的诗,米斯特拉尔的诗,还有阿连德的小说。看到的每一块土地,每一个建筑都会联想到这里的人、建筑跟小说是否相符合,参照是什么,是文学作品。

  徐则臣认为,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最重要的认知不是我们看到的一条线、两条线、红的、绿的地图,而是文学作品。“换句话说,文学可能是认识一个国家最好的地图。又比如,你知道俄罗斯的彼得堡跟莫斯科相距多远吗?你知道每个建筑什么样子吗?可能不会,但你脑子里能出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的彼得堡的城市,写的涅瓦大街,会想到普希金的咖啡馆。我去彼得堡时专程去普希金的咖啡馆坐了坐。因为当年普希金从那个咖啡馆出来以后就去决斗,战死疆场。”

  文学到底有什么用?徐则臣也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他说,你念念不忘的文学经典可能不会影响你一日三餐,但会改变你一辈子的走向。给大家举个例子,朦胧诗刚出来的时候很多人不懂,这个东西怎么回事儿?“你在我身边,你离我多遥远”,大家觉得自相矛盾。

 

  徐晓亮

  现如今怎么样,夫妻俩一人抱着一个手机,你说近不近,很近;但每个人都神思缥缈,你离我很远。这个已经变成我们的常态。过去一般的学者都不一定懂朦胧诗,但今天让一个小学生看朦胧诗什么都明白。我觉得它代表了情感超前的东西,所以对于写作者,对于评论家,对于读者来说,我们不要希望文学立马改变什么,立竿见影,但它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样的诗,没有《红楼梦》《聊斋》,能想象我们今天的生活会多么乏味。这些年,很多人都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内心无法在现实中得到校正得到满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太多了,以现实的逻辑无法解释这个问题时,需要文学来解决,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重新回归到文学世界,这可能就是文学的意义。

  如果有理想,就不能躺平

  徐晓亮说:“1998年,我第一次接触徐则臣的小说是《跑步穿过中关村》,我买了一套。我在很多城市工作生活过,年轻的时候都是跑步的姿态,有的跑步让自己取得更好的进步。所以我看到小说中的人物激昂向上的精神,很受触动。感觉小说中的人物就是我生命中非常熟悉的人。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那是阅读带来的力量,阅读能为我们带来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徐则臣为读者签名

  斗转星移,“在世界文学之都与文学大家面对面”已进入到第十回,提升了很多受众的读书兴趣。徐则臣说:“今天这个世界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复杂。书是公平的,没钱可以看,可以借着看,读书会让人变得自信,这个很重要。今天的生活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我们乱了阵脚还是淡定,我觉得与个人的修为有很大关系,修为不是凭空而至,读书解决了我们的修为问题。”

  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怎么读书?徐则臣说,“听书”的形式已经转化成很多形式泛化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可以在喜马拉雅听。我这几年看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100多万字,《日瓦戈医生》四五十万字,全都是听的。上下班在地铁上3小时,晚上散步1小时,每天把这4小时用来读书效果很好。

  面对一些到场的小朋友,徐则臣也表达了“如何让孩子好好读书,读有意义的书,有价值的书”的理念。他笑着说:“人都是愿意去享受的,我也是,在座的各位都是,但生活不允许我们躺平。如果你还有欲望和理想,就不能让自己躺平。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我不拒绝刷屏,也不拒绝看朋友圈,但不能沉溺于此。相反,有时候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做沉浸式的阅读。为什么?因为你要理解情感、命运、历史、文化,必须一头扎进去。家长督促孩子阅读,也不能心太软,有时还是需要下点狠手,别体罚就行。”

  徐则臣还回忆起20年前逛书店的情形,那时南师大附近有很多小书店,他每周会乘3路公交车从随家仓到新街口,沿途都有书店。南京的每家书店在哪儿,有什么新书,摆的位置跟过去有什么区别等,他全知道。“西善桥打造理想教育小镇,读书蔚然成风。今天来了这么多人我一点都不惊讶,我觉得这就是文化引领的西善桥和文学生活中的南京。” 

 

  徐则臣签名现场排起长队

  系列活动发起人徐立也分享了阅读《北上》的感受。他说:“把《北上》放在当代长篇小说的横切面来理解,会觉得分量很重。我以为《北上》就是人生一条大河,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澜壮阔。‘北上’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展现的是人生的各种各样的风景和经历,行进在这条河上,会有各种遭遇,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成为良师、朋友至交,有的难免发生各种各样的碰撞和矛盾。既要面对自然,也要面对历史,要面对灵魂深处的一种呼喊,甚至是一种警醒。所以《北上》给我最大的收获是让我看到了一种人生常态,同时看到奋斗者的力量。在场的读者如果想今后的人生更精彩,面对艰难和挫折能胜似闲庭信步,完全可以从《北上》中找到力量和答案。”

  撰文/梁平  摄影/范素丽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