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文学之都诗歌创意写作工作坊启动:诗“愈”人与自然

2022年08月11日 14:05:21 | 来源:江苏广电荔枝读书会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8月5日,由南京市文学之都促进会、南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学之都促进中心、爱荷华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学之都专委会、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联合主办的中美文学之都诗歌创意写作工作坊在南京“世界文学客厅”正式启动。

  中美文学之都诗歌创意写作工作坊南京会场

  1976年,聂华苓夫妇在爱荷华城创办了“国际写作计划”项目,打开了中外文学交流的一扇窗,爱荷华城的这扇文学之窗,到今天日益广阔而明亮,依托“南京文学之都国际写作中心”与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员、世界文学之都的南京和爱荷华城,在文学跨越万里的遥相呼应中,文化交流与时偕行积厚流光。

  爱荷华城市长布鲁斯·蒂格发表视频致辞

  爱荷华城的市长布鲁斯·蒂格为活动发来视频致辞,他表示:“南京和爱荷华城两座城市拥有着对文学和写作的共同热爱,文学让彼此与全球更好相融,这次双城文学交流活动,将深化两座文学之都城市之间的纽带,以本次携手为起点,将开启未来合作的全新篇章。”

  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主任克里斯·梅瑞尔在线致辞祝贺

  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主任克里斯·梅瑞尔在线出席活动并致辞祝贺。克里斯·梅瑞尔为大家带来了“国际写作计划”联合创始人聂华苓的问候,他说:“‘国际写作计划’项目成立以来,中美作家和世界各地作家不断深化交流,相信通过这次中美文学之都诗歌创意写作工作坊,大家可以一起更好地畅想和创造文学梦想。”

  南京世界文学之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联络人袁爽发言

  南京世界文学之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联络人袁爽在发言中表示,此次携手爱荷华城共同发起中美文学之都诗歌创意写作工作坊项目,希望两座城市能从彼此的文化中汲取营养智慧,从相互的启发中迸发出创新创意的火花,助力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也期待在中美文学之都的紧密合作下,为青年作家、文学爱好者、读者们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机遇,培育出更多世界文学花园中的“采蜜人”,为世界诗歌发展乃至文学发展涵养可持续力量,塑造共同的诗意未来。

  爱荷华城世界文学之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联络人

  文学之都办公机构负责人约翰·肯扬在线致辞祝贺

  爱荷华城世界文学之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联络人、文学之都办公机构负责人约翰·肯扬在线致辞祝贺表示,透过世界文学之都南京这个城市窗口充分感受到了中国的美丽和城市的活力,“中美文学之都诗歌创意写作工作坊不仅是两座文学之都的合作成果,也为世界文学之都开展城市间合作树立了典范,我非常期待这次中美文学之都诗歌创意写作工作坊项目播下的文学交流种子能够结出丰硕的成果”。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教授

  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负责人石江山授课

  在中美文学之都诗歌创意写作工作坊启动的第一课上,国内14所重点高校的青年代表、多个领域的青年文学爱好者、以及诗人、作家等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教授、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负责人石江山的带领下,初步感受了遵循着中文古典诗歌和诗学的所有规则,使用单音节英语单词创作的英文“觉句”诗歌的魅力,并进行“采集种子”和创作属于自己的“自然之书”——口袋“种子书”。

  石江山在授课中表示,通过使用中国传统诗歌的形式,来装英文写作的内容,大家可以把自身生活和经历的感受融入创作与他人分享,从而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感性,更包容,石江山也希望通过诗意的载体充分唤醒大家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治愈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南京大学戏剧专业研究生周同学表示,通过课程自己更好地了解了在诗歌表达中,中文与英文的互动关系,对中文“绝句”和英文“觉句”的形式都有了更深的了解。文学爱好者卢同学分享说,课程不仅立意好而且形式新颖,石江山教授带领大家从收集种子入手,从大自然中寻找诗歌素材,非常有收获。

  据悉,中美文学之都诗歌创意写作工作坊,将从8月5日开始连续4周,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每周五开课,石江山将围绕“中国古体诗”“中美现代诗”“中美青年作家与诗歌”等主题与青年作家、诗人、青年文学爱好者们、读者们进行交流研讨,共同探索如何让诗歌成为中英双语间桥梁,以及成为人类与自然界间的桥梁。

  以中美文学之都诗歌创意写作工作坊为契机,南京世界文学之都作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也将向世界分享汉语诗歌文化,推介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领域的成就,以诗歌创意写作的研讨和文学互动促进国际人文交流。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