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央视播出的电视剧《高山清渠》即将收官,亮眼的收视率和良好的口碑让这部剧成为当下老百姓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该剧讲述了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带领群众奋战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之渠”,结束草王坝长期缺水的故事。饰演黄大发的演员李健在接受荔枝新闻的采访时说:“在我演过的众多角色中,黄大发是最苦的角色。”
《高山清渠》剧照
从形象到心理层层贴近人物
演员李健在正式开拍前就为黄大发这个角色做了充足的准备,他提前了解了黄大发的精神事迹,并且查阅了相关的影像资料。李健说:“扮演农民,我得先从外形上努力贴近他们的形象,我在开拍前把自己晒得黑一些,更接近当时环境下的人物原型。此外,大家都把黄大发叫‘山猴子’,所以我就提前做了一些增肌的锻炼,让自己身体看着更壮硕。”
除了外形,李健还特别注重把握黄大发在心理方面的变化。在年轻时期,黄大发身上充满着朝气,浑身都是劲儿的他甚至看起来有些鲁莽。中年时期的黄大发变得更加成熟,看到更多的是他的隐忍、智慧和包容。到了老年时期,经历了许多人生变化的黄大发则更加沉稳。“这种心理上的变化是随着年龄层层递进的,用心把握才能让这个角色更加立体和丰富。”李健说。
《高山清渠》剧照
最苦的角色“苦”在哪儿?
《高山清渠》以贵州农村作为拍摄背景,生活条件十分恶劣。草王坝村因长期缺水而无法种植水稻,吃上大米饭对这里的村民来说都是一种奢望,这种贫穷的“苦”深深根植在草王坝村民的心中。面对如此绝望的困境,黄大发决心改变家乡的现状,组织村民开凿“生命之渠”。然而,修渠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险峻的地势、落后的技术和高昂的费用像重重大山压在黄大发的身上,而他却凭借着一腔热血、敢想敢干和绝不低头的坚定信念带领村民们一锤锤打开了草王坝的生命之源。李健回忆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戏就是我们找到水源的那场戏,看着哗哗的流水,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放声呐喊,我随口喊出,‘爹娘,我们终于能吃上大米饭了’,大家的即兴发挥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高山清渠》剧照
就李健个人而言,拍摄这部剧也吃了很多苦。他回忆道:“在吊崖的一场戏中,为了还原真实的场面,我没有戴护具,结果被掉下来的滚石砸中受伤,周围的同事看到涌出来的鲜血都很紧张,去医院医生建议不打麻药缝合,最后只能忍住钻心的疼缝了5针。这应该是我入行以来受过最严重的一次伤。”
在艰苦的拍摄环境中苦中作乐
李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气候是他们拍摄过程中的最大障碍。“我们的电视剧在浙江取景,天气湿冷的时候,我们脚穿草鞋,赶上湿热的梅雨季时,剧情又需要我们身穿棉衣。”李健说。为了还原贵州的生态样貌,剧组特地建立了“烤地组”来克服南方潮湿的环境。李健说:“每次开拍前,‘烤地组’都要先把地面烤干,才能进行后续的拍摄,‘烤地组’伴随着拍摄的整个过程。”虽然拍摄条件十分艰苦,但剧组的成员也学会了苦中作乐。“我们拍戏的时候就‘烤地’,不拍的时候就烤肉,有时还会跳跳舞,这样拍戏的氛围也会更轻松一些。”李健笑着说。
《高山清渠》剧照
黄大发带领村民用36年的时间打开了草王坝的生命之源,解决了几代人魂牵梦萦的缺水问题,改变了草王坝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李健表示,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学习黄大发不畏困难、敢想敢做、坚韧不拔的品质,传承和发扬时代楷模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