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些年来,全球范围内哮喘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尤其是儿童。目前全世界约有三亿哮喘患者,预计到2025年将新增一亿哮喘患者。哮喘已经成为危害公共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是什么?
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哮喘是由环境因素中主要是各类过敏原及病毒感染等作用于易感个体而导致的一种异质性疾病。其中,过敏在哮喘的发生和加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高达80%的儿童哮喘病例和超过50%的成人哮喘病例可能有过敏原的参与。通过检测过敏原进行精确诊断,以及通过过敏原免疫治疗(AIT)或生物制剂的靶向治疗是哮喘及其他过敏性疾病的最佳选择。
哪些表现可能提示哮喘?
如果宝宝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这就要高度警惕是哮喘了!
哮喘有什么特点?
1、诱因多样性:常有过敏原暴露、上呼吸道感染、剧烈运动、大笑、哭闹、气候变化等诱因。
2、反复发作性:当遇到诱因时突然发作或呈发作性加重。
3、时间节律性: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
4、季节性:常在秋冬季节或换季时发作或加重。
5、可逆性:平喘药通常能够缓解症状,可有明显的缓解期。
6、个人过敏史及家族史:患儿常有湿疹、过敏性鼻炎等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或家族史。
婴幼儿常出现喘息,那么您了解喘息的分类吗?
1、早期一过性喘息:多见于早产和父母吸烟者,主要是环境因素导致的肺发育延迟所致,多数在生后3岁之内喘息逐渐消失。
2、早期起病的持续性喘息:与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的反复喘息;本人无特应症表现,也无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症状一般持续至学龄期时。
3、迟发性喘息/哮喘:患儿有典型的特应症背景,往往伴有湿疹和过敏性鼻炎,哮喘症状常迁延持续至成人期,气道有典型的哮喘病理特征。
喘息就是哮喘吗?哪些喘息的宝宝可能会发展为哮喘呢?
喘息不一定就是哮喘。有一部分喘息的宝宝日后会发展为哮喘。
如何从喘息的学龄前儿童中识别出可能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患儿呢?
我们可以通过哮喘预测指数和哮喘预测工具等评估方法,对幼龄儿童喘息发生持续哮喘的危险度做出评估。
喘息儿童如具有以下临床特点时高度提示哮喘的诊断:
1、多于每月1次的频繁发作性喘息。
2、活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
3、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
4、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以后。
5、抗哮喘治疗有效,但停药后又复发。
对于≤5岁儿童的哮喘风险预测,我们可以用哮喘预测指数来进行预测。
如果一年内喘息发作≥4次,且符合下列一项主要指标或两项次要指标,就考虑为哮喘预测指数(API)阳性。
主要指标包括:
1、父母有哮喘病史;2、患儿经医生诊断为特应性皮炎;3、有吸入过敏原致敏的依据。
次要指标包括:
1、有食物过敏原致敏的依据;2、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4%;3、与感冒无关的喘息。
如果是阳性:预计6-13岁时哮喘发生的危险度呈4-10倍升高;如果是阴性:95% 的API阴性儿童长大后未发展为哮喘。
有一部分儿童,只有咳嗽,没有喘息,那么可能是哮喘吗?
当然可能是,有一种哮喘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诊断标准如下:
1、咳嗽持续>4周,常在运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重,以干咳为主,不伴有喘。
2、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
3、抗哮喘药物,如雾化吸入等诊断性治疗有效。
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5、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和(或) PEF日间变异率(连续监测2周)≥13%;个人或一、二级亲属过敏性疾病史,或过敏原检测阳性。
如果具有上述特点,我们就要考虑是CVA了。
哮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明确诊断后,哮喘控制治疗应尽早开始,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
治疗主要包括:
1、急性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如吸入或口服支气管扩张剂等,临床常用的包括吸入用硫酸特布他林及沙丁胺醇,口服的丙卡特罗等。
2、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要防止症状加重和预防复发,如避免接触过敏原、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治疗)等。
什么是脱敏治疗?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也称脱敏治疗,是诊断为IgE介导疾病的过敏患儿使用逐渐增加剂量的过敏原疫苗来诱导免疫耐受的一种规范化程序,已被定义为唯一可以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病程的治疗方法,包括预防新的致敏反应和降低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生哮喘的风险等。
宝宝过敏需要脱敏治疗吗?
一般情况下,这些情况需要进行脱敏治疗:
1、过敏反复不好,过敏原确定且难以避免,如尘螨、花粉等。
2、过敏后,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吃药就能改善,但停药就复发。
脱敏治疗一般分为两种,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
1、舌下含服脱敏:推荐治疗年龄为4岁以上(治疗需求强烈时,经医生鉴别可用于3岁以上娃)。
2、皮下注射脱敏:推荐治疗年龄为5岁以上,适合对以尘螨过敏为主的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