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在线打假”,鸡汤文学为何总喜欢“碰瓷”这类作家|荔枝时评

2022年07月14日 17:11:59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王钟的

  (作者王钟的,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就在很多创作者为著作权被侵犯、作品遭“洗稿”奋力维权之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陷入了另一种烦恼——在网上,不少文字作品以他的名义发表和传播。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莫言还因此收到过稿费。最近,莫言在公众号公开了一封致友人的信,申明“这些作品真不是我写的”。

  要知道,衡量一个作家的综合成就,并不能只看单独的某一部作品,而要看作家的整体风格、思想体系、创作脉络。哪怕某些伪作具有一定文学价值,也取得了不俗的传播效果,冒用名字就是对莫言姓名权的侵犯,也会对莫言的声誉造成损害。

  除了莫言,不少知名作家都经受着伪作的困扰。一些已经去世的作家,已无法像莫言一样替自己申辩。这份名单,包括而不限于鲁迅、仓央嘉措、林徽因、张爱玲、钱锺书与杨绛夫妇,不一而足。随着流传范围的扩大,辟谣伪作、消除影响成了艰难的任务。

  

  我们应当追问,为什么许多读者不假思索地相信?甚至为一些明显有违被冒名者思想主张的伪作叫好?

  简单盘点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知名作家都会受到伪作的伤害,一些伪作与“署名”也并不贴切。中国现代文学常说的“鲁郭茅巴老曹”,大量伪作几乎都集于鲁迅一人身上。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与国徽的设计者之一,林徽因的主要贡献其实在建筑学,文学创作本来是她的“副业”,但仍然无法阻止大量文字以她的名义传播。

  总而言之,不管伪作表达水平怎样,一些具有“鸡汤”风格的文字时常被安在具有话题性甚至“谈资”的作家头上,仿佛“大师”写下了这样的“金句”,就是理所应当自然而然的。鲁迅屡屡遭到冒名,是因为上过学的中国人没有人不认识鲁迅。莫言在获得诺贝尔奖以后,从先锋派文学的代表成为了大众更熟悉的作家,因而绝大多数伪作也出现在得奖以后。

  这恐怕与大众阅读心态是分不开的。很多人拿起一本书,并不是因为这本书本身的价值,而是仅仅因为“应该读”这位作者。大家都读张爱玲,我也应该读一读;大家都在“八卦”林徽因的身世,我也不能一无所知。这种流行什么就读什么,谁流行就信奉谁的阅读习惯,削弱了阅读的思想传播意义。无形间,写作者的真实价值观遭到曲解,一些自身专业领域成就不菲的作者,莫名其妙成了鸡汤文学的代表。而这,恐怕是对莫言和其它被冒名者最大的伤害。

  尽管传统出版时代也不乏伪作,“伪托文化”古而有之,但在互联网舆论场上,假借名家名义发表传播的文字显然更为泛滥。一方面,网络传播的便捷,放大了“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另一方面,碎片化的传播环境,也加剧了这种现象——当人们不再有耐心系统性地阅读完整的文本,而习惯于从段子和鸡汤中了解一名作者时,支离破碎的理解几乎是必然的。

  从根源上阻断类似伪作的传播环境,还需要广大读者和公众回归文本,通过正规出版物了解一名作家的思想、创作风格、身世。比如,阅读鲁迅,如果无法做到读完《鲁迅全集》,那么也至少挑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原汁原味的作品集,而不是一些后人随意编排的“鲁迅作品”;关心莫言,也不能只给社交网络上真假难辨的“莫言语录”点赞,不妨拿起一本莫言小说,感受他为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创造的价值。

  这样,才是对一名作家最基本的尊重,也才是避免被虚假作品误导的“防火墙”。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