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讯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佛教之都、和平之城、博爱之都、人文绿都……中国的城市,像南京这样同时拥有多张“大而美”历史文化名片的可谓凤毛麟角。每一个名号,都代表着南京的一个独特面向,反映着这座城市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和城市气质。2019 年,南京又入选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文学之都”,成为中国第一个荣膺世界“文学之都”称号的城市。
今天上午,著名学者、作家薛冰携他的新版《南京城市史》和《家住六朝烟水间》亮相第十二届江苏书展主会场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为现场的读者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从六朝古都到文学之都——细说南京的千年文脉”,掀起重新阅读、认识南京1800年文脉的热潮。
《南京城市史》全面、系统、完整、清晰地阐述了南京 2500 年建城史,以文字为本,辅以历代地图、文物考古图、古画、老照片、摄影新作200余幅,古今呼应,从数个层面,多维度、多层次、多角度对南京的生长和发展进行想象、描述和还原。新版收入长达十米的清代宫廷画师《冯宁仿杨大章宋院本金陵图》,呈现南唐至宋代的金陵风貌;收入明代朱之蕃的《金陵四十景图像诗咏》,印证“世界第一大城”的城市想象与记忆格局。
新版《南京城市史》收入清代宫廷画师《冯宁仿杨大章宋院本金陵图》
新版《南京城市史》收入明代朱之蕃的《金陵四十景图像诗咏》
《家住六朝烟水间》则集作者四十年南京史、志、地理、文化研究与写作的经验,将南京的山川形胜、古迹遗存、名士风流、市井风情化作篇篇优美的史话,娓娓道来一座沧桑古城的前世今生。新版不仅增加了南京在新世纪的新篇章“文学之都”,还加入了德国摄影家赫达·莫理逊(已故)与南京籍摄影家冯方宇的南京图共计300余张,文字与图片形成迷人的交织,全方位多时空呈现南京的历史文化气质。
德国摄影家赫达·莫理逊(1908年-1991年)镜头下的朝天宫
南京摄影家冯方宇镜头下的南朝石刻
讲座上,薛冰以时间为经,从东吴肈建到辛亥定都,历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十朝都会;以空间为纬,从秦淮文化到钟山文化再到清凉山文化,细致梳理南京的史脉与文脉。
六朝时期,南京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百万的城市,与西方的古罗马被称为人类古典文明的两大中心,在崇文政治的影响下,这里文学社团兴盛,文学创作繁荣,文学教育开创,诞生了中国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与评论专著《文心雕龙》、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诗品》、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建立文学规范。
到了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杜牧、李贺等大诗人纷纷来这里寻根、怀古,其中最顶流的李白更是写下了百余首与南京相关的古诗;五代至宋,南唐后主李煜用半生悲怆,开启了宋词的千年辉煌;明清时期,名家荟萃、名著频出,有孔尚任的传奇剧本《桃花扇》、李渔的生活美学指南《闲情偶寄》、吴敬梓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袁枚的诗歌美学与诗歌理论著作《随园诗话》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最伟大小说《红楼梦》中所描写的环境、人物、故事,多以作者曹雪芹在南京的生活经历为素材;近代,朱自清、张恨水、余光中等作家的很多作品均与南京有关,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的获奖作品《大地》也在这里创作完成……可谓文脉绵延,成果辉煌。
到了现代,这里有氛围浓厚的文学创作、名列前茅的文学出版、世界最美的先锋书店、蔚然成风的全民阅读……“从六朝古都发展到文学之都,南京实现了令人惊艳的华丽转身,我对南京的认识理解,始终是‘现代进行时’。”薛冰说。
记者/茗奵 奚欣晨 孟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