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稳经济33项措施”“苏政40条”“苏政办22条”和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助企纾困稳企强链12条措施要求,支持促进江苏市场主体和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江苏市场监管部门细化落实各项稳企惠企措施,举全系统之力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以务实举措稳经济增长、保市场主体。
记者今天(6月15日)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1-5月,共减免部分行业企业检验检测费449万元、小微企业医疗器械产品首次注册费2224万元;办理轻微违法免罚轻罚案件7175件,为企业减免罚款金额5.78亿元;采取“线上办”“邮寄办”等方式,帮助2.9万户市场主体快速修复信用;精准帮扶企业2520家次,帮助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72.27亿元。
各设区市市场监管部门创新举措,深入推行包容审慎监管,积极贯彻落实《江苏省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和从轻减轻处罚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或减轻处罚; 全面落实符合条件的信用修复申请“立即办理”、受疫情影响的失联企业“暂缓列异”、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信用修复告知书“同步送达”等重点措施,以有温度的信用关爱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积极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知识产权部门积极开展助企纾困活动,通过实地走访、重点帮扶等方式,不断提高预审服务效率;优化行政许可审批服务,实施远程智慧核查、容缺受理、食品相关产品告知承诺制、允许疫情期间延期申请等一系列措施,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提振信心。
截至目前,全省共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企业2.8万户;移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395件,惠及企业354户;完成行政处罚信息修复457件,惠及企业419户。
此外, 市场监管部门紧盯企业“急难愁盼”,出台推动行政审批提质提速多项举措,已累计实施行政审批评审早期介入69家、技术专家会审2家、远程评审48家、免评审换证9家、延期换证92家、个性化帮扶4家, 用实际行动稳企强链保市场主体。
今天,省市场监管局还公布了第三批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助企纾困稳企强链措施落地实例,主要涉及优化医疗器械审评、轻微违法行为免罚、企业信用修复、办理许可证变更、指导专利申请、知识产权融资、指导申报标准等方面。
其中,省药监局指导通用电气医疗系统产品快速获批上市,从受理到发证38个工作日,创造了通用电气医疗器械在中国上市时限最短记录。
今年以来,省药监局不断统筹审评审批资源,健全完善制度规范,简化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各环节效率效能,力争以一流工作水准、一流服务水平、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支持、服务更多优质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报,推动产品加速上市,切实助力全省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省特检院为扬子石化修复技术难题,节约费用6亿元,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积极服务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
截至5月底,省特检院完成62.94万台(套)特种设备(不含气瓶)、压力管道9247.5千米的检验检测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沈杨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