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院发布金融审判典型案例

2022年06月15日 10:44:24 |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生活中,金融与我们息息相关。6月14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了“南京法院金融白皮书”,通报了2019年至2021年金融审判工作情况,并公布了10起典型案例。跟金融机构等打交道,有哪些合法权益要维护好,又有哪些风险需要注意?

南京中院发布金融审判典型案例

  现场发布的10起典型案例,涵盖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领域,涉及学生实习途中遭遇意外、代驾车辆发生碰擦、出借人具有明显的职业放贷特征等多方面。

  其中一起纠纷案入选了“中国法院2021年度案例”,该案例反映了对残障人士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特别保护。2018年,在南京工作的视障人士李先生通过电话向某银行申领信用卡,如实告之职业、收入及身份信息等,某银行审核后向李某某寄送了信用卡。可当他去营业厅激活时,却被银行拒绝了。

  李先生告诉记者,银行不让激活信用卡,给出的理由就是不会写字,还有不能阅读看不到,看不到字,不能阅读信用卡的条款。

  经审理,法院认为信用卡领用合约为格式条款合同,发卡后又拒绝协助激活的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金融借贷庭副庭长张晗庆说,这个明确说明义务其实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行使的,对于盲人受到身体条件的限制,无法书写、阅读方式来配合银行明确告知义务履行,银行应当根据他的特殊情况进行录音录像或者其他方式来履行。

  最终,法院判决银行在10日内协助李先生激活信用卡。

  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2019年-2021年,南京全市法院受理金融借款、担保、票据、证券、期货、保险、民间借贷等金融类案件126880件,审结126488件,同比分别增长44.89%和53.03%。其中,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和民间借贷案件数量仍高位运行。同时,消费者叠加使用消费信贷引发过度负债风险、涉互联网贷款业务、车辆融资租赁业务等方面的案件在上升。

  法官提醒,公众要选择正规机构办理贷款等金融服务,理性消费,合理使用信贷产品消费,不将信用卡、小额信贷等用于炒股、理财、偿还其他贷款等非消费领域。

  张晗庆说,不能轻信一些小广告,无抵押、无担保、下款快等等宣传。对加粗加黑条款肯定是与你的权利息息相关的条款,要注意阅读,如果理解上有障碍,是可以提出来要求金融机构或者金融机构相关人员进行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郭奉铭 康健 陈渝娜 郑伟康 编辑/胡超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