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新时空》曝光了淮安市淮安区淮河入海水道封闭管理的河堤上,有几公里长的杂草焚烧问题,污染大气,并且存在严重火灾隐患。新闻播出后,当地第一时间采取行动,细化整改。
6月7日在淮安市淮安区237省道淮河入海水道桥东南侧,记者看到,原先出现大面积焚烧现象的河堤已经被清理干净,秸秆禁烧禁抛巡查车正沿着河道进行全时段巡查。
淮安市淮安区水利局副局长孙小军说,对38公里的整个沿线加强巡查,特别购置了一台无人机,专门租了一辆车,配备了相关的消防器械,对沿线的老百姓、种植户、承包户强化要求不仅自身不能焚烧,另外发现焚烧及时报告。
结合本次整改,淮安区推进全区范围秸秆禁烧工作,成立多个督查巡查组,建立网格化监管体系。
淮安市淮安区副区长汪磊说,对全区秸秆禁烧工作进行全方位全时段巡查,全区共发动20个镇街平台、343个村居的村居干部,开展了3万余人次的日巡夜查,杜绝焚烧秸秆现象。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周会峰 淮安台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