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养老诈骗犯罪,让不法分子无空可钻|荔枝时评

2022年06月02日 13:48:58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舒圣祥

  (作者舒圣祥,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资深评论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南京市鼓楼区、苏州市姑苏区、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集中宣判5起养老诈骗犯罪案件,涉案金额近20亿元,被骗老年人1500余名。据统计,江苏省高院4月份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涉及案件40余个,还有50多件在侦在诉。案件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投资“养老项目”、提供“养老服务”、销售“养老产品”。

  “花式包装”假扮“高大上”嘘寒问暖打感情牌夸大宣传声称“包治百病”小恩小惠“钓鱼”上钩……不法分子摸准了老年人对医疗保健、养老服务以及“身后事”等的现实需求,针对老年人实施精心策划的“围猎”:用保健品骗局“满足”老人延年益寿的需求,用投资理财骗局“满足”老人为后代留财的需求。尽管那些花招在本质上大同小异,媒体也曝光过很多,骗子却能屡屡得逞。

  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近3亿。其中相当一部分老人过着独居或没有子女陪伴的生活。面对那些貌似比亲生子女还要“孝顺”的骗子,面对各种夸大收益回报的洗脑式营销,我们不该更多责怪老年人没有辨识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区,也都有自己的心理弱点。不说别的,各种健康讲座,各种养老项目,有些老年人就像上班一样,忙于参加各种来头很大的“会议”,背后折射的,何尝不是退休生活的空虚和孤独。

  不让老年人独自面对骗子的“围猎”,需要充分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江苏司法机关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活动,对那些借养老之名诈骗老人的不法分子形成了高压震慑。唯有充分发挥法治的力量,才能给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的投资环境和消费环境。对于市场上的涉老项目要有基于长效机制的持续监管,对可能存在的涉老诈骗要有及时预警机制。已经构成诈骗犯罪的,要严厉追究刑事责任;尚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的,也要主动出击严格执法。

  每一个涉老骗局的背后,都对应着一个市场痛点。养老投资之类骗局,骗子屡屡能够得逞,说明老年人理财确实存在着庞大的市场需求。5起养老诈骗犯罪案件,涉案金额高达近20亿元,那些正规的市场机构应该为此感到汗颜:这么大一个市场,居然留给了骗子!而那些正规金融机构,为什么不能多多关注老年人的投资理财需求,为老年群体设计安全而又靠谱的方案呢?

  多筑起一道制度防护墙,弱势群体就多一层权益保护。保健产品的诈骗手法并不高端,当老年人回到家里,真正冷静下来,也许很快就能发现自己被骗。参考网购可以7天无理由退货的规则,达到一定年龄的老年人,通过会议营销等方式购买的保健产品,可否设置同样的冷静期,让老年人可以无条件退货?不光是保健产品,其他养老服务和产品亦是如此。

  骗子的可乘之机,大多是子女的失职之处。竟然还没有骗子了解自己的父母,实在是为人子女的尴尬。关爱老年人,需要子女更多关心、更多陪伴,更多重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知道他们真正缺什么、想要什么,别让他们长期感到寂寞和孤独。

  打击养老诈骗犯罪,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是一项需要系统性治理的工程。加大司法办案力度,织密织牢“防护网”,提高违法成本之外,让老年人免于被骗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聚合各方力量,让不法分子无空可钻,才能推动构建起更加安全的老年友好型社会。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