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毕业生在清华任教,谁说职校生没有远大前途|荔枝时评

2022年05月31日 14:05:48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杨三喜 

  (作者杨三喜,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青年时事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高职毕业在清华当老师?近日,在教育部介绍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实践课教师邢小颖介绍了自己从职校毕业,入职清华大学,并不断提升自我,成长为“双师型”教师的经历。邢小颖的经历过去就有媒体报道,她去年讲铸造课的视频获得两亿播放量和百万点赞。这次作为职业教育十年发展的见证者,作为职业教育的优秀代表,出现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让她再一次“出圈”。

  职校毕业生给顶尖学府的学生们讲课,这种“冲突感”是邢小颖引发热议的原因所在,它打破了公众对职校毕业生的刻板印象。事实上,邢小颖的故事并非个例,和她一样毕业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清华任职的前后有5批13人。他们的故事充分诠释了一个最朴素的道理,掌握一技之长就不愁拥有出彩的人生。

  邢小颖们的故事,是技能人才与高校“双向奔赴”的结果。一方面,他们虽然来自高职院校,但是在学校接受了系统的技术技能教育,掌握了扎实过硬的技能,所以在面对国内顶尖的学生时,完全可以靠实力赢得尊重和认可。另一方面,高校的育人改革也需要这类实践操作能力强的老师。高校在选人用人的时候没有唯学历、唯文凭,并将这些高技能人才放在了合适的舞台上,使人尽其才,充分展现能力与才华。

  当然,也不能忽略的是,能够牢牢站稳清华的讲台,高职只是邢小颖的起点。为了既能保证演示过程行云流水,还要保证学生不走神、听明白,她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加强综合培训和练习,连续七年获得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实践教学特等奖和一等奖,成为学生们眼中的“宝藏教师”。不仅如此,她还报考了中国地质大学的专升本,拿到工学学士学位。工作之余,她在专业领域做研究、发论文,申请专利,并于2021年获评工程师职称。可以说,她既是教师,也是学生。她从来没有停止学习,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学术修养、专业技能、教学水平。所以,当我们再用“职校毕业生”来形容或者定义邢小颖时,多少有些不够准确。

  “职校毕业在清华当老师”这样的案例,对全社会扭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改变对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认知,增强对职业教育前途广大、大有可为的信心,同样具有积极意义。它显然比单纯的政策、制度更具有冲击力和说服力。公众之所以对职业教育缺乏认同,不愿意让孩子上职校,为普职分流而焦虑,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一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学不到真技能,另一方面则是担忧成长成才的天花板太低,升学路受阻,职业发展前景狭窄。

  而当下,职业教育改革正在深入推进,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经费投入都在不断增加,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正在提高,“中职—职业专科—职业本科”一体化的职业学校体系基本建成。中职教育从就业为主转变为升学与就业并重,“职教高考”制度正加快建立,将逐渐成为高职招生主渠道。职业本科乃至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意味着职校生的升学通道不断扩宽。在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路上,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智能制造快速发展,对高层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拥有一技之长的高技能人才,可以看到更高、更远、更广阔的世界,也将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舞台。

  “职校毕业在清华当老师”这样的案例,让公众看到时代在变,职校生正在拥抱更宽广的舞台,走上多元发展的路径。起点从来不决定终点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成功没有捷径,努力和勤奋就是不二法门。找到自己热爱的领域,并为之持续努力,不断深挖专业理论,苦练技术技能,不断筑高成长的阶梯,职校生一样可以拥有远大前途。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