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生态循环“种养”结合 走出“绿色”致富路

2022年05月27日 09:50:16 | 来源:徐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小满刚过,徐沛快速通道两侧,田野一片金黄,层层麦浪随风涌动,飘来阵阵麦香,令人陶醉。紧靠徐沛快速通道的沛润家庭农场里,45岁的农场负责人张兴甲,把刚拍好的视频配上《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曲发到抖音上,引得众人啧啧称赞。

  “预计6月3日开镰,全部机械化收割,一天就能结束‘战斗’。700亩小麦种子销给种子繁育基地,比普通小麦每斤高一角钱。”张兴甲仔细地观察着小麦株系、品系、品种的特性表现,生怕落下了任何一个细节。

  在沛润家庭农场,场外是大片的小麦和设施大棚种植瓜果,场内50亩区域是一栋栋整齐划一的牛舍,白壁蓝顶。600多头奶牛在成群结队地吃草饮水,工人们不断地从仓库大棚里抬来一捆捆麦秸送到饲料区补给。“去年的‘余粮’还有剩余,今年麦收后还会有新麦秸储存,牛儿们不愁吃喝。”工人周师傅说。

  “每头奶牛一天产奶30公斤左右,每公斤的收购价比市场价高0.5元,还供不应求,现在每天早上要向魏庙、胡寨、五段、张庄等乡镇2000多订户提供40吨有机鲜牛奶。”张兴甲介绍说,标准化生产产出的牛奶乳蛋白高、微生物含量低,自然价格高。“今年农场还产出5000公斤“8424”西瓜,都已经被客户预订了。”

  张兴甲曾在上海等地做建筑工程,前几年家乡大力实施“三乡工程”,他毅然返乡开办了家庭农场。刚起步的时候,受到资金限制,最多也就饲养十几头牛,利润得不到保障。他在镇党委帮助下创立了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社员进行规模化、现代化、规范化养殖,效益明显提高。

  “投资260万元建设了500立方米沼气池及牛粪有机发酵处理中心,收购周边百姓及家庭农场联盟的小麦、水稻、玉米等秸秆2000余吨,年产沼渣及有机肥6000余吨,主要供应本农场蔬菜种植基地,并与周边种植农场也签订了有机肥供应合同。”张兴甲说,目前沛润家庭农场建立了服务联盟,覆盖魏庙村、黄小楼、张洼、蒋桥、毛寨村等共计20多个家庭农场,主要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秸秆收储、生物有机肥供应等社会化服务。

  “小麦种子卖给繁育基地,麦秸不仅给牛当饲料,还发展沼气通往几个村,牛粪还田当肥料给小麦和瓜果提供优质肥料,老张在农场‘种养’结合、绿色循环发展方面真是动了大心思。”魏庙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王伟清说,沛润家庭农场辐射带动了周边群众的饲料运输及加工产业,还带动了周边百姓的玉米粮转饲,及小麦、水稻等秸秆的利用,增加了农民收入。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