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荔枝网评:在广阔天地奏响新时代的文艺赞歌

2022年05月25日 09:38:24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特约评论员/徐永霖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近日,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8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作为党领导文艺事业的经典文献,它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阐明了文艺为什么人的根本问题,深刻论述了文艺和人民群众、文艺和革命斗争、文艺和社会生活的关系,对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仍具有深远而持久的意义。80年来,一批批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在党的旗帜下明大义、务民本、勇担责、勤耕耘,创作出一部部讴歌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文艺作品,滋养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举旗帜”,坚持党的领导,做到文艺为民。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最根本的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文化建设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推进,文艺才能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目标。《讲话》以鲜明的人民立场、深厚的人民情怀、笃定的人民信仰,提出了“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跨越历史长河而历久弥新。新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强脚力,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增眼力,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补脑力,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健笔力,真正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把最美的青春岁月奉献给文艺,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聚民心”,坚持守正创新,助力民族复兴。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文化发展进步的源头活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讲话》中有这么一句极具前瞻性的话:“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这启示我们,新时代的文艺创作要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坚持“内容为王”、打造“精品力作”、勇立“时代潮头”,扎根中华文化沃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把握住历史、现实与未来把握住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核心价值把握住文化的交锋、交流与交融,以饱满充沛的激情、灵动鲜活的笔触、感人至深的形象、优美昂扬的旋律热忱描绘出新征程上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推出更多体现国家和民族思想水平、艺术水平、创造能力、综合实力的有筋骨、有温度、有力量的优秀作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兴文化”,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不懈追求。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多次强调文化对于工农群众和革命事业的重要作用:“各种干部,部队的战士,工厂的工人,农村的农民,他们识了字,就要看书、看报,不识字的,也要看戏、看画、唱歌、听音乐。”在80年后的今天,我们要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实现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树立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创造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充分发挥文化力量;要按照最近出台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借助“科技翅膀”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潮”起来。

  胸怀梦想者逐梦前行,登高瞭望者声震长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以文宏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继承和弘扬《讲话》精神,以强烈历史主动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广阔天地奏响新时代的文艺赞歌。徐永霖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 layer 评论

    icon
  • layer 置顶

    icon
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