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打卡江苏各地特色博物馆

2022年05月18日 17:36:42 |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国家宝藏》中曾说到“每一座博物馆都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宝库”。正是因为博物馆的存在,历史才“活”了起来。5月18日,在位于南京朝天宫的南京市博物馆,“从秦淮河到扬子江——古代南京段长江文物特展”正式亮相,300件套文物述说着南京和长江的故事。

【《从秦淮河到扬子江——古代南京段长江文物特展》开展】

  《从秦淮河到扬子江——古代南京段长江文物特展》汇聚了来自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南京市博物总馆等4家文博单位的300件套文物,绝大多数文物都是首次从库房走向公众。用一件件文物,串联起南京厚重的历史。

  秦淮河和长江,孕育了南京这座城市的文明。而战国的黄金货币郢爰、三国时期的“石头”铭文砖,则把南京为什么被称为金陵和石头城的故事娓娓道来。到了明代,南京的辖区第一次越过长江,由此成为中国统一王朝中唯一在长江流域的都城。南京出土的一大批珍贵文物,为我们讲述着“明朝那些事儿”。

  从六十万年前的古人类活动遗迹,到郑和下西洋探索海上丝绸之路,一件件珍贵文物,带领着观众踏入时空隧道,在这里读懂南京的前世今生。

  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岳涌说:“通过这个展览所表现出来的南京历史文化,促进大家对南京在整个中华文明过程中的地位有一个领悟。”

【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揭开神秘面纱】

  走进大运河畔的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扑面而来的梨木香和陈烟味彰显着历史的厚重。这座占地仅600平米的微型博物馆,保存着全套完整的雕版印刷技艺,完整地记录着中国雕版印刷兴衰变迁的历史。今年67岁的路文彬是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第五任社长,作为加入古籍刻印社的第一批匠人,路文彬组织牵头在《全唐诗》一书中再次将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进行集中展示。

  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原社长路文彬说:“这本书总共呈现了6种技艺,6种不同的印刷方式包括铜、泥、木、锡、瓷等,全在一本书上体现出来了。从这本书看,可以说展现了我们雕版印刷的久远、印刷技艺的强大。”

  位于展厅中央的《群仙贺寿图》,是馆内当之无愧地“镇馆之宝”。作为国家二级文物,它不同于常规的雕版印刷作品,而是由饾版印刷而成,即按照彩色绘画原稿的用色情况,经过勾描和分版,将每一种颜色分别雕一块版,然后再依照由浅到深,由淡到浓的原则,逐色套印。由于年代久远,《群仙贺寿图》目前存世仅有三张,而用于印刷的古板片也早已损坏,无法继续印刷。为了复原《群仙贺寿图》刻板,古籍刻印社数十位雕刻大师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复原之路,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正式面世。

  雕版印刷省级非遗传承人陈美琦说:“我们经过了2年的时间去复原原稿,稿子描出来之后我们还是按照套版的方式一步步地进行雕刻。这个就是我们雕刻出来的最主要的线条的版。”

  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工艺美术师陈静说:“在刻的时候,我们对这个板片0.1毫米的误差都不能有。”

  近年来,刻印社又先后打造了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展示馆等线下展馆免费对市民开放,并结合非遗进高校等模式,让雕版印刷这项传统技艺真正做到后继有人。

  在连云港东海县水晶博物馆里,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身临其境体验天然水晶形成的奇特景观,近距离感受水晶的晶莹之美与无穷魅力;常州市不少孩子们还走进了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动物博物馆,该博物馆始建于1954年,目前馆藏1800多种动物物种、3300多件标本,为生物课程开发、实践探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长期向公众免费开放。

  (黎明 张健 黄元 王泽坤 余乐 望弦 扬州中心站 东海台 武进台 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