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北京工作部记者/刘辛
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目前我国的核酸检测能力及核酸检测人员能否满足需求?检测的准确度以及效率如何保证?在5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一一作出回应。
郭燕红介绍,经过两年多的积极建设,我国的核酸检测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目前,全国有1.3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核酸检测,拥有15.3万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核酸检测的技术工作。目前的核酸检测能力已经达到单管每日5700万管,总体来看核酸检测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检测“采样圈”,一方面有利于公众就近就便接受核酸检测的服务,同时更有利于感染者的早期发现,来提高检测预警的灵敏度,早期发现疫情,有利于疫情的及时控制。
郭燕红表示,目前,在杭州、深圳等城市正在积极开展这项工作,正在积极进展,取得了一些成效。15分钟核酸“采样圈”,对于人员的需求要进一步扩充,一方面检测技术人员通过近两年的培训已有一定储备,另一方面要布局更多的核酸检测点,就需要进一步扩大核酸检测的采样人员队伍。目前,各地正在进行积极探索,鼓励具有卫生专业背景的人员经过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培训参加核酸采样工作,不仅仅是现有的医师和护士。此外,对于核酸采样现场主要负责信息录入、秩序维护,以及给群众进行答疑解惑、服务保障工作的人员可以由一般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担任。
此外,为保障检测效率和质量,一方面不断加大信息化支撑力度,提高整体信息传递效率。目前,核酸检测的时间已经大大缩短,效率也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在核酸检测的质量方面,除了常态化开展室内的质评工作以外,还组织国家的临检中心以及各省临检中心对于检测机构进行室间质评,目前已对超过3.5万家次的实验室进行了室间质评,合格率达到99.7%。
大规模的核酸检测不仅仅要具备一定的核酸检测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大规模核酸检测的组织管理。为了指导各地做好大规模的核酸检测的工作,我国先后印发了三版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指导各地做实做细有关工作。郭燕红介绍,在大规模核酸检测组织管理方面有四点要注意:
一是要做好工作预案和组织管理。要求各地提前做好工作预案,明确组织架构,理顺从“采样-转运-检测-结果回报”全链条的工作流程。对辖区内各个街道、社区、小区的实际人口情况做到本底清晰,到底有多少人口,分布在哪里,根据街道、社区甚至楼宇来设立好采样点。同时为做到高效转运,需要统筹检测机构布局和检测能力等,利用信息化系统把检测结果回报给公众。做好工作预案,一旦疫情需要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的时候,能够迅速地启动预案,各部门协调配合,做好“采、送、检、报”全流程工作来提高效率。
二是要优化采样点的设置布局。采样点的布局要综合人口数量、地理交通以及核酸检测机构的布局,可以参考每2000-3000人来设置一个采样点,每600-800人设置一个采样台。此外,为了方便老百姓就近采样,原则上以小区为单位设置采样点。在通风比较好,天气不是很冷的季节,优先考虑室外的采样点,也可以选择体育场馆、学校操场等。
三是要加强采样现场的组织管理。要设立清晰的指引标识,规划好进出路线,保证所有的采样人员是单向流动,而且要明确采样流程和注意事项。为了避免人员聚集,要求提前通知大家,做好分时段的预约,避免群众排队时间过长或人员过于集中,缩短排队时间,减少大家在短时间内聚集。同时,要求现场配备好工作人员、志愿者来加强采样秩序的维护,并指导公众做好个人防护以及信息采集。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孕妇、孩子,要求设立“绿色通道”,让他们顺畅完成采样,并增强人性化的关怀。
四是社会公众要给予积极配合。做好现场采样工作离不开公众的积极配合。参加核酸检测的公众要戴口罩,不聚集,保持安全距离,自觉地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且采样过程中不要触碰采样台及采样台上任何物品,采样结束后尽快戴上口罩,迅速离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