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 | 尝新、斗蛋、秤人…春尽夏来,我们有哪些入夏仪式感?

2022年05月04日 06:54:06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象征孟夏时节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假”便是“大”的意思,意为春天播种的植物,皆已蓬勃长大。

  此时,南方一些地区已暑气渐升,但北方大部则仍处仲春或暮春。春夏之交,绿肥红瘦,我们感怀春天迟留的美意,欣迎初夏盎然的浓荫。

立夏分三候

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一年二十四节气,一个节气时长半个月。为了更细致地探索气候变化,古人又将五天称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

  立夏三候,分别是“初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和“三候,王瓜生”。

  “初候,蝼蝈鸣”,蝼蝈,也叫蛤蟆,是蛙的一种。随着蝼蛄的鸣叫,夏天的味道逐渐浓郁。

  “二候,蚯蚓出”,由于地下温度持续升高,蚯蚓由地下爬到地面呼吸新鲜空气了。《淮南子》曰:“蝼蝈鸣,邱螾出,阴气始而二物应之。”

  “三候,王瓜生”,王瓜也叫土瓜,是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于六、七月更会结红色的果实。清乾隆《新郑一县志》载:“四月,王瓜初生摘售,以相送一谓之进鲜”。

  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立夏的到来,意味着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因此立夏是农忙的节气。

尝新、斗蛋、秤人

吃喝玩乐间的立夏仪式感

  除了象征着农忙外,立夏还是一个传统的岁时礼俗节日。周代在立夏这一天,天子要率三公九卿和众大夫,到城南郊外迎夏,并举行祭祀先帝祝融的仪式。

  汉代也沿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载:“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旗服饰皆赤。”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且马匹、车旗一律朱红,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

  随着时光流逝,立夏习俗变得更加丰富,或是吃喝,或是玩乐,不一而足:

| 尝新 |

  至明代始有“尝新风俗”。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载:“立夏取平时曝晒之米粉春芽,并用糖面煎作各色果叠,相互馈送”。在江浙一带有“立夏尝新”之俗。人们品尝时令食物,以求健康吉祥。

  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无锡民间则为“立夏尝三鲜”,三鲜分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地三鲜即蚕豆、苋菜、黄瓜(或有元麦、蒜苗为其一);树三鲜即樱桃、枇杷、杏子(或有梅子、香椿头为其一);水三鲜即海蛳、河豚、鲥鱼(或有鲳鱼、黄鱼、银鱼、子鲚鱼为其一)。

  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人们还保留着立夏吃乌米饭的古老习俗。乌米饭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唐代即有。人们认为,吃乌米饭可以祛风解毒,防蚊叮虫咬。在立夏这天吃,便可祈得如意平安。

| 斗蛋 |

  在民间,有“立夏吃蛋,石头踩烂”的说法,意思是立夏吃蛋,人就会劲头足。立夏当日,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有的还在蛋上绘画图案,相互用力比试,称为撞蛋。

  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

  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民间相传立夏吃蛋拄心。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

| 秤人 |

  吃罢中饭,立夏当日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司秤人则需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比如,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

  等夏天过去,时至立秋,还要再称一次体重,以便和之前的体重做对比,查看健康情况,及时调理身体。

| 做夏 |

  立夏时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

  煮鼎边“做夏”,盛行于明末清初。立夏已进入农忙旺季。这一天煮鼎边,不光是一家人吃饱吃好然后下田劳动,还要互赠左邻右舍一起品味。像涮鼎边一样,“一纹(涮)就熟”,借以联络感情。体现福州人“金厝边 银乡里”的传统美德。

  冬春磨砺,皆为序章。在这万物蓬勃的时节,仿佛站在晴空骄阳下,便会燃起前行的斗志。愿可爱的你,一如夏花般绚烂,欣欣向阳 ❀❀

  编辑 / 王雨琦

  作者 / 林凌(实习)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 layer 评论

    icon
  • layer 置顶

    icon
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