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蒙
(作者西蒙,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评论人,专栏作者;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前,有媒体报道了北京市朝阳区分两个批次公布了2022年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多数拟录用人员毕业于名牌大学。其中备受关注的是,一名街道的城管执法岗位的拟录用人员,拥有北京大学博士学位。从舆论反应来看,有人认为北大博士当城管,完全没必要;还有人从这类工作的待遇保障来看,认为“求稳”也未尝不可。
浏览这份名单会发现,拟录取的人员大多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毕业于名校者也不在少数。但岗位需要的学历条件,大多并不是非得硕士、博士。而实事求是地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名校毕业生会报考公务员,或者求一个体制内的工作。这背后虽然有个人选择的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较大的就业压力,疫情对经济和就业环境的影响,也促使人们选择更加稳定的、有编制的工作。这其中的现实问题,理应得到人们的重视:就业的压力,容易让人产生规避风险和求稳的心态。
但另一方面,舆论中也常常有种奇怪的视角,即戴着有色眼镜去“审视”他人的职业选择。比如,之前某95后名校毕业生去做汽车修理工,就被一些人贴上“大材小用”的标签,却不看到当事人所学的专业与职业十分对口,且很有发展前景。还有年轻漂亮的名校毕业生去做家政人员,也有人觉得“掉价”,却无视当事人能获得较高的收入,并且也热爱这个行业。对于北大博士这类名校高学历人才报考基础公务员岗位,我们也应该少一些偏见,摘掉有色眼镜,才能更真实地理解个体的选择。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博士未必好找工作,越是高精尖的专业,对口的工作其实越少。一些较为冷门专业的博士和硕士,可能还不如本科生的就业选择多。再加上,疫情也加剧了就业的难度。因此,低风险、有保障的公务员岗位,就变得更有吸引力了。因此,当一些名校硕博士去报考基层公务员岗位,也可能是面对现实形势作出的理性应对。从其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即便不是最好的选择,也会是比较妥当的选择。
我们还应该从宏观层面来看待这类选择的现实意义。事实上,做好基层工作并不容易,而城管岗位的复杂性也要求匹配高素质的人才。当更多高学历人才愿意去基层工作,从个人来说这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社会来说也有助于提升公务员队伍的素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们不必对个体的职业选择指指点点,也要看到现象背后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加真实地理解“名校高学历人才当基层公务员”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