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清明|诗累累,情切切,莫负春光,诗话清明

2022年04月04日 12:07:04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仲春未尽,暮春将至

天气清朗,四野明净

万物生长此时

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与清明节气在同一天,中国人的节日里,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兼有农时节气与传统节日双重身份的日子,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时节,大地皆春,万物复苏,水木清华,清新明洁,无论南方与北方,都迎来了温暖、明丽的春天。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传统的祭祀项目,还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等体育活动。古往今来,清明节不少丰富多彩的民风习俗都蕴藏在流传至今的诗词名句之中。清明时节,在醉人的春光中徜徉,诗累累,情切切,意盈盈,无尽的情怀都在经典的古诗词中缱绻流转。小荔枝就和您一起品味诗语,共话清明。

寒食禁火

  寒食节与清明节原本是两个节日。寒食节是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在介子推被焚的忌日,晋文公诏令百姓们禁火而吃冷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寒食节十分流行,清明节尚未形成,到了唐代,寒食节被唐玄宗钦定在清明日前二日,放假三天,至此,寒食与清明合为一体,寒食节的习俗也就成为了清明节的节俗。

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

(清 袁枚 《随园食单》)

  中国节庆文化能够长盛不衰的奥秘之一就是文化元素的多样表达。比如清明时的传统食品就是清明文化中的一个元素。在山西主要吃面食,在江南则主要是青团。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这样记载青团:“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做青团用的野菜一般有三种,泥胡菜、艾蒿、鼠曲草。

祭祀扫墓

  祭祖扫墓是清明节中一项传承悠久的习俗。这一习俗活动在唐朝得到了一致认同。唐玄宗于唐开元二十年(732 年)四月二十四日,敕曰:“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既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亦许上墓,用拜扫礼。于茔南门外奠祭,彻馔讫泣辞食馀,于他所不得作乐。仍编入礼典,永为常式”。到贞元六年(790 年),唐王朝规定在清明节期间放假七天,从而保证官员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祭祖扫墓。时至今日,扫墓祭祖仍是清明节的核心节俗,而珍爱生命、慎终追远则仍是清明节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唐 白居易 《寒食野望吟》)

  近几年,清明祭扫的方式也有了转变和革新,越来越多的人改用植树纪念、致送鲜花、在线祈福等方式寄托哀思。清明节,让我们用文明的方式感恩生活和思念家人,让春风承载思念,白云传递叮咛。

插柳植树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岁时杂记》记宋代风俗:“家家折柳插门上,唯江淮间尤盛,无一家不插者。”《清嘉录》:“清明日,满街叫卖杨柳,人家买之插于门上,农人以插柳日晴雨占水旱,若雨,主水。”在四野一片苍茫之际,柳树最先吐出新绿。所以杨柳常常被用来作为春天的标志。柳树易栽易活的生存特性,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充满生机之感,显示出其生命力的强旺。

春来日日困春酲,徂岁如驰得我惊。

山寺馈茶知谷雨,人家插柳记清明。

(宋 陆游 《春日》)

  陆游的这首《春日》,描写的正是清明插柳的习俗。谚语还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的说法。从丁世良、赵放先生主编的《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所辑录的资料来看,除新疆、青海、西藏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外,其余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存在插柳、戴柳之俗。二十世纪中叶以来,插柳戴柳之俗渐渐走向衰落。

细干柔条才数尺,千寻起自微因。绿云蔽日树输囷。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

(清 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而同时,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是最高的,成长最快。民谚里原本就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说法,在清明节植树造林也可以更好地发扬绿色的生态文明。

踏青游园

  清明是厚重的,也是轻盈的。中国人在春天哀悼亡者,同样在春天激扬生命。清明是春天的节日,是我们亲近自然、拥抱自然、播种生命、品味春天的时节。踏青郊游,是清明时节与春祭并存的主题之一。唐宋城市经济繁荣之后,大量的城居人民,利用清明墓祭的时机,阖家共赴郊外踏青游春。

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宋 欧阳修《踏青词》)

  《武林旧事》有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浓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放纸鸢

  清明前后阳气上升,趁着东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一项节俗活动。每逢清明时节,古人把风筝放上天后,会剪断牵线,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这就是古人清明节的“断鸢去晦”的习俗。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清 曹雪芹《风筝》)

  放风筝这一古老的体育文化运动在娱乐性、竞技性、艺术性、大众性的综合作用下,日益融入到大众日常社会生活中,传统古老的风筝运动被人们重新认识与接纳,发展出适应现代生活的特点和风格。

荡秋千

  荡秋千是女子们和儿童喜爱的一项活动,也是以女子和儿童为活动主体的一项娱乐活动。清末民初所修地方志书中多有“女子有秋千之戏”、“小儿女作秋千戏”的记载。秋千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后传入中原 。秋千在南北朝时期流传到民间,唐代以后,秋千一直在寒食节最为流行,有文献可证:宋代皇帝祭祀祖宗的惯例是“上元结灯楼,寒食设秋千,七夕设摩喉罗。”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沈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海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宋 李清照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李清照在词中抒发了她对春天的爱惜之意,同时,也提及了女儿家在清明时节会做的事——荡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足球

  蹴鞠是古代清明节的重要民俗活动之一,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今山东淄博)。由于古时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防止寒食冷餐伤身,蹴鞠便成为一项锻炼身体的体育运动,在民间广为流行。

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唐 杜甫《清明》)

  这首诗说明了当时蹴鞠活动的普及。在讲求“中庸”的传统文化背景下,蹴鞠逐渐由对抗性比赛演变为表演性竞技。到了清代,在史籍上有关蹴鞠活动的记载,就寥寥无几了。

  清明的风,和煦温暖,催动着无尽的生机和活力。 

  古人的“清明”不单是“哀思的清明”,还是“洁净、坦荡而清明”。

  花事缤纷,满城花絮,清明不仅仅是满怀哀思的日子,也是美丽春日的开始。

  对祖先的祭祀,让我们心有所系,知悉根在何处;

  对春天的欣赏,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生机、活力。

  清明节,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能升起民族意识里对传统文化的尊敬和认同。

  我们从诗词中品味清明习俗,心怀感恩,学会传承,以充实饱满的心境来迎接崭新的春天!

  (参考:安徽省民政厅、《文艺报》、中国民俗网古诗文网、中国网、巢湖教育、央视网、百科知识期刊、人民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