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家世》贴近生活 文学对现实的回归引共鸣

2022年03月27日 11:53:52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引言

  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人世间》(三卷本),被著名导演李路拍成电视剧《人世间》,引发近年来罕见的收视热,盛况与其作品《人民的名义》播出时如出一辙。

  梁晓声先生自然不会知晓,当他2014年前后开始创作115万字的长篇小说《人世间》时,在南京,一位与他同为1949年出生的张大明也在悄然写作一部60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家世》(上下卷)

  颇为相似的是,梁晓声的小说《人世间》以北方某省会城市平民区走出的一群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展示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巨变。作品中的人物、故事都是有原型的。周家就是以梁家为原型塑造的,情节和人物原型也源自他身边的亲人。《人世间》从20世纪70年代写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时间跨度为50年。

 

  无独有偶,《家世》小说自清末民初写起,一直写到1991年,时间纵贯百年。张大明以普通人的视角,从家族原型——张氏家族繁衍、传承的历史图景中,描写了6代几十个人苦难、奋斗、担当的岁月历程,叙述着光阴的故事改变着每个人。

  并不相似的是,梁晓声是声名显赫的知名作家,张大明是73岁的退休老人,充其量是一个对文学饱含深情的业余作者。

  不过,这并不妨碍张大明以不涉流派的白描手法,给这个延伸的时代做注脚。

  2016年8月,张大明的《家世》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没有运作名家推荐,未做一丁点儿宣传,但还是拥有了一批读者。随着电视剧《人世间》横空出世,掀起荧屏惊涛骇浪,《家世》被关注的空间也在增大。该作品深厚的时代背景和生活描绘,凸显着它存在的意义。

  2022年春,电视剧《人世间》在央视首播剧终。恰逢南京西善桥街道初见书屋举办一次文学作品分享会,大家谈论《人世间》时,有人不经意间提到了《家世》,说“《家世》是身边的西善人写的西善百年故事,类似《人世间》,对接续西善文脉,活化风土人情很有启发价值”。

  至此,张大明和他的《家世》再次浮出水面。

 
张大明(左)接受本文作者采访

  《家世》写的是张氏家族延绵不断的6代人的风貌,而且一代更比一代强。固然这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分不开(从这方面也多少折射出了中国社会的百年沧桑),但与其家族德、风的世代相传分不开。年轻寡妇张秦氏在走投无路、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将张氏这个家硬撑了下来;其子张荣春在不满15岁的时候就进山入城贩卖柴火,拼死拼活走发家之路;张德邻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土改、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运动中的风风雨雨;张兴邦在“文革”中、改革开放中没有沉沦……所有这些充分展现了家族中每一代人的自强不息、淳朴敦厚和忠实可信的品质。这也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美德的生动体现。

    写《家世》是完成心中夙愿

  《家世》让我产生了浓厚兴趣,并通过凤凰出版社的朋友很快联系到作者张大明和责任编辑王昕宁。

  我以媒体人身份致电张大明预约访问。电话另一端的他有些诧异,言语中夹杂着疑惑的口气。

  想想也是,《家世》问世近6年了,坊间常有读者信息反馈,但从来没有记者采访过他。“在文学领域,我是无名小卒。爱好文学是希望提高文学修养,为写《家世》铺平道路,了却心中夙愿。这没啥值得报道吧!”张大明说。

  我们在电话里作了短暂交流,并约定了见面时间。

  3月26日上午,我如约来到张大明府上。他个头1.78米,偏瘦,一袭深色风衣更显其身材高大,胸前的锦缎围巾,衬托着他的儒雅。

  我们在电脑桌前落座,围绕《家世》开始对话。

  “当我写完《家世》最后一页的最后一句后,走出书房,轻松地舒了口气。这时,我伫立于镜前,凝视着自己,不觉已两鬓斑白,额满皱纹——啊,难以想象,自己于不经意间已年近古稀,老之将至矣’!”

  张大明出生在西善桥,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

  时光倒回到上世纪40年代末,南京解放,他出生的那个小山村也迎来了春天。没过多久,村里成立了生产互助组。平日里,他的祖父母、父母都下地干活去了。才几个月大的他躺在摇篮里,由曾祖母照看。

  曾祖母摇啊摇、摇啊摇,渐渐地把他摇大。他开始一点一点地懂事、记事。

  他依稀记得,爱讲往事的曾祖母一边往灶膛里添加柴火,一边断断续续地跟他讲着过去的故事,讲她的身世,讲她嫁给了曾祖父后的生活经历,还讲了她儿女们的故事……

  张大明的童年就是这样,听着曾祖母讲的故事长大。这些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他,在心灵深处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烙印。

  可以说,张大明心中文学的种子,是曾祖母亲手播撒下的。

 
 张大明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直生活在岱山脚下、19岁出头的张大明在铜井铜矿有了一份工作。单位领导发现这个毛头小伙爱读书,能写点东西,便举荐初中毕业的他报考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后更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当时,单位里一起参加考试的有3人,只有他考进高等学府,如愿以偿。

  3年的全日制学习,改变着他的人生坐标,赋予了不一样的人生。

  在校园里,好学上进的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时期,他如饥似渴地读了大量国内外文学名著,渴望像作家那样,将脑海中形成了家族往事雏形转化为小说。

  但现实还是击溃了他的梦想。企业培养他读书,希望他学成之后重返企业,用他获得的知识服务企业。

  他感恩党组织的培养。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了原先的矿区工作。后结婚生子。在企业一直工作到退休。

  40多年间,他因为工作繁忙、事务冗杂,实在无暇静下心来进行构思创作。写小说的计划,也就在心里搁浅40多年。

  “我是退休后才开始动手写《家世》的,必须写出来,我的人生才算说得过去。”张大明乐呵呵地说,神情中有如释重负之感。

  诚信与坚韧,一直是他身上挥散不去的人格起源。

   《家世》历时8年几易其稿

  早年有一部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火遍大江南北。梁冠华饰演的小人物张大民,是普普通通的平头百姓。

  或许因为名字同音,张大明喜欢张大民这个艺术形象,也始终把自己定位在如张大民一样的普通人中,一辈子对事业对为人心存敬畏、知晓感恩。

  访问中,张大明整个人的清瘦状态,在我的印象中很是突出。我试探着问他是不是“素食主义者”?

  他张着嘴笑开了,“我身上的肉都在写作的8年间熬掉了。”

  在最初的创作计划中,他要用10年时间写完《家世》。临退休前二三年,他着手规整素材,正式退休后开始动笔,一写就是8年。

  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张大明无疑是沧海一粟。但他在《家世》中那种淡定的文风,让人读起来有舒适感。

 
张大明(左)与本文作者讨论书中情节

  《家世》第一章,开篇可见——

  出南京城聚宝门(俗称南门)南行二十里,有座山,曰岱山。其高两百米,自然算不上什么高山。不过,这在当地可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峥嵘了。它的形成,民间竟有一段生动的传说。据说大禹治水成功之后成了水神。他有一个孙子叫秦,生得一表人才,力大无比,人称之为小秦王。这小秦王继承祖业,专务治水。他手提神鞭,四处巡查,赶山塞海,拿妖捉怪。一天,小秦王来到秣陵(即南京)东面湖熟地界,见有青龙、方山二山像两条巨龙一般,一个自东向南,一个自西向北,交头接尾,把个湖熟箍得大铁盆似也。真是鸟飞不进,鱼游不出;天上雨一滴,地表水一盆;流出一桶水,反回水一缸……

  按出聚宝门南行方向,在离这岱山约有三里地处,坐落着一个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庄。全村张姓居多,故名张家村。村庄三面环山,唯有南面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良田无阻无挡地伸展开去。十来户人家的房舍稀稀疏疏地傍山而建。到了春季,那一眼望不到头的田野里翻滚着碧绿的,还有金黄的浪。那碧绿的浪,是快要抽穗的麦苗;那金黄的浪,是盛开着的油菜花。再看那环抱着村庄的小山上,早已换上了浅绿色的新装。村子不大,人口也不多,所以,整个庄子显得分外静谧,除了不时听到几声鸡鸣犬吠外,几乎再也听不到别的嘈杂声……

  顺着这样的文字脉络,张怀宝、张秦氏、张荣春、张单氏、张冬云、孙金宝、张德邻、端木荷香等人物一一出场,经历着生活的雨雪风霜。

  与诸多名作名篇中的一些经典人物相比,《家世》中的这些人物的特别之处在于,多数有着极为丰富的层次感。而且,许多场景除了出现在岱山、西善桥,也散见于市县剪子巷、浦口镇等地。

  张大明曾长期生活在农村,自中学毕业回乡务农后就从事了多年的农业生产劳动,积累了一定的农业生产知识,这为后来写《家世》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也正因如此,有着农耕生活经历的,对主人公在田间地头发生的故事,描写细致,充满乡土气息,极具画面感。而且文字流畅,尽显作者驾驭情节的功底

  《家世》写作至2015年春宣告完成,张大明以一如既往的严谨态度几易其稿,只是一切鲜为人知,包括老伴周阿姨。

  向凤凰社毛遂自荐《家世》

  2015年盛夏的一天,热浪袭人。

  张大明拎着60万字书稿,换乘几趟公交车,辗转来到玄武门,走进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毛遂自荐《家世》。

  接待张大明的是王昕宁编辑。她和他素昧平生,但从事编辑工作30余年,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作者的直觉告诉,眼前的先生是位有情怀有故事的人。

  王昕宁仔仔细细地打量着长得高高瘦瘦的张大明,被其儒雅、谦和的言谈举止感染到了。她静静地听着张大明介绍书稿内容,他不像有的作者那样滔滔不绝地复述作品内容如何如何独特,而是更期望倾听了解出版要求及编辑对作品本身的意见。

  她翻着《家世》书稿,被里面的文字所吸引。初次见面,她知道了《家世》讲述的是质朴又温暖的家族故事。这个题材,她没有理由拒绝。

  张大明留下了书稿,由出版社审读。撰文/梁平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