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3月10日在南京发布。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西北大学等领衔完成的一批科研成果入选,包括了被子植物起源之谜、埃迪卡拉新化石、新人种及其演化等诸多重大发现,涉及动物早期演化与寒武纪大爆发、古植物与古生态、古人类学等多个研究领域。这些发现对推动古生物学研究、科学传播和化石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长张元动说:“代表了学科最前沿的研究;第二个呼应了我们国家和大众关注的科学问题,比如人类起源、雪球事件、气候变化。有好几项成果对宜居地球的演化从环境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和解读。”
十大发现中,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开展的“植物庞贝城”研究工作揭示了石炭-二叠纪成煤沼泽森林的物种构成和森林实际面貌,对气候变化下的植物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军说:“‘植物庞贝城’也就属于地球上唯一一段地质历史。地球上有冰盖、满布植物,而且这些植物经历了从冰室向温室过渡的过程。通过地质历史时期类似的过程,来给现在气候变化一个启示。”
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1、解锁东亚长时间尺度下古人群动态演变和适应性基因演化;
2、化石证据揭示苔藓动物门起源于寒武纪早期;
3、热河哺乳形动物的挖掘趋同演化与脊柱的演化发育意义;
4、内蒙古早白垩世新化石揭示被子植物起源之谜;
5、古生物脂类对不同古气候因子的重建和示踪;
6、晚古生代化石宝库"植物庞贝城"系统研究;
7、雪球地球冰期结束后全球古海洋环境的精细刻画;
8、古-中生代之交大气CO2浓度升高与陆地生态系统扰动;
9、中国发现晚更新世一个新人种:龙人及其独立第三演化支序;
10、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典型埃迪卡拉化石的发现及其古地理意义。
(郑凌 顾啸云 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