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及时处理医疗废物 打好战“疫”背后的另一场硬仗

2022年02月23日 20:55:5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苏州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苏州高新区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的使用量不断攀升,疫情期间,产生的大量医疗废物是否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安全、妥善的处置,严防二次污染,关系着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否稳固。

  在大众看不见的地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与时间赛跑的“大白”,不是挨家挨户排查的“铁脚板”,但却甘愿冒着巨大的风险,平均每天只睡三小时,默默工作在防疫一线,守牢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安全门”。

  2月20日18时,苏州高新区第三轮区域核酸检测还未结束,高新区生态环境执法局的转运员顾顺灏戴上口罩、手套,穿上防护服和隔离衣,等待着社区归集点转运车辆的到来。当天19时35分,来自苏州高新区学府社区的医疗废物转运车辆缓缓驶入了位于狮山横塘街道金屋装饰广场的集中点。在仔细检查所有的周转箱是否完好,并做好收集、称重、登记、盘点、消杀等一系列规范流程后,顾顺灏和同事们把具有高污染性的医疗废物搬上了前往高新区环保服务中心的医疗废物转运车。

  “从事生态环保工作6年以来,还是第一次遇上处理涉疫医疗废弃物这种情况。”转运员顾顺灏说。

  在转运现场,一包医疗废物轻则五六斤,重则二十余斤,一些女转运员搬运起来很吃力,但从来没有人叫苦叫累,大家始终坚守在岗位上。由于医疗废物大多打包成球状,在医疗废物转运车上难以放置固定,转运员们只能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废物袋,阻止废物袋掉落,但这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工作进度,也增加了他们病毒暴露的风险。

  “奥密克戎的传染性极强,要说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既然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就要有责任、有担当,在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后退。”另一位参与医废转运工作的盛旭青表示。

  2月21日凌晨2时14分,最后一辆由苏州高新区金色社区开来的医废转运车辆来到了集中点,在完成相应的装卸、消杀等常规工作之后,点位的工作人员们终于可以稍作休息,但是为了确保不遗漏一个点位,他们又在寒风中坚持了一个小时。

  “我们现在已经是不论男女老少,全员出动,穿上了防护服之后,就不能吃东西,衣服也不透气,戴着口罩也很闷,所以也不能休息,每一个人都很辛苦。”盛旭青说。

  目前,苏州高新区共有800余个核酸检测采样点,根据防疫要求需要做到“日产日清”。而除了承担日常的转运工作之外,转运员还要到采样点检查医疗废物收集处理是否规范,长时间工作对他们而言已是家常便饭。

  据悉,本轮疫情发生后,截至目前,苏州高新区生态环境执法局共计出动人员66人次,合计清运医疗废弃物49车,9221袋医疗废弃物,32.855吨,确保了24小时内完成医疗废弃物的收集、转运、处置工作,展现了全领域监管、呈现了全方位参与、实现了全过程安全。

  “虽然任务很艰巨,工作强度也很大,但是能够为疫情防控作出自己的贡献,我也觉得很开心。”顾顺灏说。

  (来源:江苏广电苏州中心站/ 施志鹄  通讯员/胡康俐 编辑/俞思琼)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