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农民画家”执笔绘乡景30余载,“土专家”“田秀才”堪当乡村振兴“领头雁”

2022年02月22日 11:52:51 | 来源:徐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乡村的大美自然风光、丰收时节农人的忙碌与喜悦、农家小院恬淡自如的生活场景......如果不是居住在农村,这样的场景要到哪里去找寻体会呢?

  荷锄行田间,执笔绘乡景。扎根于江苏徐州邳州市乡村的“60后”张士彩用一幅幅农民画给出了答案。不久前,她申报的“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获评通过并公示,在农民画领域深耕30余年,初中文化的她评上了高级职称。据了解,2020年,烧饼制作师、种粮大户、火鸡大王、印染专家、陶艺大师......这些来自田间地头、各行各业的“土专家”“田秀才”,共有235人被评为江苏正高级和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

  张士彩在江苏省乡土人才考试现场

  张士彩说,自己在小时候就喜欢画画。一次跟着父亲去齑面,“站在大院里向后望,一眼望不到边的绿油油的玉米,还有水稻、沟渠、民房......我跟父亲说,这个多漂亮,我要画下来。”

《蚕乡春正浓》

  《蚕乡春正浓》

  在物质贫乏的童年时代,张士彩没有用过水彩和专门的画纸。“就用铅笔在草纸上画,画完再用毛笔描起来,然后贴到家里。”

  在家里喂猪、做饭的时候,张士彩也不闲着。“在灶台上、墙上画得乱七八糟,俺母亲都吵我,嫌俺。”

《磕芝麻》

  《磕芝麻》

  1987年,村里的大喇叭为张士彩带来了好消息。“广播说喜欢学习画画的,可以上乡里的文化站去报名。我拿了两幅画给人家看,结果就被选中了。”

  随后,张士彩又被邳县(邳州市)文化馆的老师相中。之后几年,她利用春秋两季的闲暇时间到文化馆学习。她以农民画为主要题材,要“画身边发生的事情。”

  有天赋的张士彩领悟神速,90年代初刚“出道”,就得到了县里专家领导的认可。但她的农民画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和很多农民画家一样,追求艺术的同时如何维持生活仍是首要问题。1991年结婚后,丈夫、婆婆也并不支持她画画的想法。

  面对生活的压力,张士彩并没有就此放下画笔。白天忙活养蚕种田、做家务,晚上等家人睡着了,她就铺开画纸挑灯夜战。来了兴致时“有时候画上一整晚,甚至一夜两夜的都有”。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士彩的画名气渐长,一步步走出了邳州。从2010年开始,她的画作几乎每年都能在省内乃至全国评比上有所斩获。由此,家人的态度也渐渐发生了转变。

  《槐香蜜甜》

  初看农民画,一般人总是先被奔放浓烈的色彩所吸引,可在张士彩眼中,题材选择最重要,其次才是布局和色彩。

  养蚕、养蜂、磕芝麻、唱戏......农村里的劳动与生活给了张士彩无穷无尽的灵感和创作素材。甚至在路上的偶然一瞥也能成为点燃她创作热情的火花。“有次早上我骑车在路上,看到很多环卫工人骑车、带着工具要去清洁城市,那个时候还是寒天,看到他们的背影我很感动,就画了这幅《晨曲》。”

《晨曲》

  《晨曲》

  张士彩的作品中还能发现时代的印记。当初,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支援武汉抗疫,张士彩深受感动,还据此创作了一幅《博爱》。红十字背景中,医护人员紧密配合、救死扶伤;医护周围,高铁驰援、逆行送货、抓紧生产、广播喊话......大大小小的抗疫场景跨越时空,在张士彩笔下生动重现。“反映我们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支援抗疫!”

  与农民画结缘30多年,张士彩最难忘、最骄傲的不是自己的荣誉和事迹,而是三年前与画友们的一次共同创作。《运河风情》这幅高六米宽近三米的巨幅农民画凝聚了6个人的心血,描绘了运河两岸繁忙热闹的景象。如今,画里的水、船、人、马都通过科技手段“动”了起来。张士彩高兴地说:“就好像《清明上河图》一样,看了感到身临其境。”

  土地流转后,张士彩渐渐清闲下来,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孙子成长,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四处走走、跳一跳广场舞;她还利用家里的空间办了个小画室,带着周边的孩子们学一学绘画。

《不忘初心奔小康》

  《不忘初心奔小康》

  生活不息,画笔不停,观察、创作已经是张士彩的习惯。今年初,她还以年轻时一年四季的景象,融合现代生活的图景创作了一幅《不忘初心奔小康》。

  面对“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这一称号,张士彩却谦虚地说,自己依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邳州也有不少和她一样从事农民画创作的老友,“他们实力也很过硬”。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