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居全省第一等次

2022年02月10日 09:10:54 | 来源:泰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粮食单产全省第一、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全省第一、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国推介、政银保企对接活动全省推广……2021年,泰州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多项工作在全省领先。

  在近日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传来捷报,2021年度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泰州市荣获“江苏省2021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设区市综合排名第一等次”,列全省设区市第二名,泰兴市、姜堰区、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兴化市、靖江市荣获“全省县(市、涉农区)综合排名第一等次”。

  粮食生产稳中有升

  谈起去年的粮食收成,兴化市临城街道的刘仕银面带笑容、连说带比划:“品种好、产量高,特别是秋粮水稻,是这么多年来收成最好的一熟。”

  2015年,刘仕银承包了1600亩地,成了四乡八邻最大的种粮大户。在兴化市农业农村局相关部门推荐下,他种上了泰州市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历经十年培育出的首个泰州本土水稻品种——泰香粳1402。该品种米质优、口感好,出米率非常高,曾获得2020年江苏最好吃大米特等奖。“我和不少粮食加工厂有合作,种出来的粮食都不愁卖,产量越高,我们赚的钱越多,这些年,我们的日子也过得芝麻开花节节高。”刘仕银说。

  对于全市所有的种粮户来说,2021年都是一个丰收年。这一年泰州市粮食播种面积563.5万亩、总产量281万吨、平均亩产为498.7公斤,粮食单产连续第五年居全省设区市之首。

  其实,2021年的夏粮单产与往年相比有所减少。受罕见的低温冻害、大风倒伏等灾害性天气影响,当年泰州市夏粮亩单产同比减少3.91公斤。在此不利形势下,泰州市及早谋划秋粮生产,将扩种水稻等秋粮的任务具体落实到村到户到点,成功实现“以秋补夏”。

  此外,泰州市还通过大力推广粮食高产栽培技术、推进粮食高质高效示范创建工作,实现粮食生产稳中有升。2021年,全市共创建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117个,其中水稻91个、比省下达任务多建45个;全市新增5个“味稻小镇”,累计有15个乡镇入选“味稻小镇”,数量位列全省第一;建设省市县三级绿色防控示范区133个,植保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68%,农药使用量同比下降0.76%,有效控制了小麦赤霉病和水稻稻瘟病等主要病虫害,未造成重大损失。

  “政银保企”便农惠农

  何长贵是姜堰区张甸镇梅垛村的水产养殖户。2021年上半年,他急需100万资金购买蟹苗,还有30万元没有着落。听说农行张甸支行推出“惠农e贷”业务,随即上门咨询。他的情况符合业务办理条件,很快,30万元贷款就到了账。“这种贷款不要找人担保,不要抵押房子,利息也很低,在手机上就能办好,真是太方便了。”何长贵说。去年,梅垛村还有近30户农户也办理了这种贷款,他们有搞大棚蔬菜种植的,有做门窗、窗帘等小生意的,都轻松地拿到了救急的钱。

  “这是一种纯信用贷款,无需提供抵押担保,线上操作方便快捷,专门为农民朋友服务。”农行泰州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李玲说,目前,他们已对张甸镇的4个行政村进行了“整村授信”,授信额度4000万元,享受优惠的农业经营主体达130多户。

  “惠农e贷”是市农业农村局实施的“泰惠农·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解决农村金融供求信息不对称和乡村产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该局按照“政府搭台、政策引导、市场运作、银企双赢”的原则,搭建政银保企对接活动平台,建立针对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融资需求“一事一议”会商机制,让金融支农政策落地落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据介绍,政银保企对接活动共开展223场,累计签约金融服务项目1.25万个、提供支农贷款86.5亿元,其中新增整村授信298个、授信主体9014个、额度27.04亿元。该活动成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省级重点项目,先后得到农业农村部、省委省政府肯定。

  重大项目有力推进

  新春伊始,位于兴化经济开发区的天然草堂(江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片忙碌,该公司的设备安装调试已结束,近日将正式投产。天然草堂项目于2021年1月开工建设,总投资5亿元,主要从事半挂面、蜂蜜水、益生菌固体饮料及各类调味品生产和销售。同样忙碌的还有长牌食品二期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主要生产免浆鱼片等各类速冻产品及各类调味料。

  “这两个项目都是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落户后不仅完善园区产业链,而且带动大量村民就业。”兴化经济开发区(临城街道)分管负责人说,经初步统计,包括这两家在内的近10家企业投产达效后,已接纳周边3200多名村民务工。

  据介绍,2021年,泰州市围绕乡村产业振兴,推进一批高效型、融合型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建设。一方面,加快推动稻麦、水产、畜禽等传统种养业向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攀升,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另一方面,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放大区域产品优势,打造靖江休闲食品、泰兴全产业链农产品、兴化调味品、高港外向型农产品、姜堰稻米加工产业集群和海陵都市型农业产业集群。打造“兴化大米”“溱湖簖蟹”“泰兴江沙蟹”等一批区域公共品牌,通过项目建设,不断壮大品牌规模,增强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此外,大力发展集精深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多环节的一体化项目,积极培育以电商经济为代表的农产品销售新模式,着力实施观光农业、农耕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助推农业现代化进程。据统计,2021年,泰州市有农业农村重大项目144个,其中新建项目129个、续建项目15个,总投资168.52亿元,完成年度投资82.82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100.3%,均位于全省前列。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也可圈可点。泰兴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中期评估中得分全国第一,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认定;海陵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全省第一个获批创建的国家级种业产业园。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进一步优化整合,形成了“2+8+73”国家、省、市三级现代农业园区集聚发展格局。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和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个方面’任务,精心组织实施乡村振兴‘七个一’工程,更富成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打造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的‘泰州样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蒋向荣说。

  (来源:泰州日报)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