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太阳
(作者孙太阳,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去年十月上映的《长津湖》成为中国电影史票房总榜的第一名,它的续集《长津湖之水门桥》同样在今年贺岁档中一马当先,连续夺得“想看第一名”“预售第一名”“上映首日票房第一名”等好几个冠军。或许大家在对这部电影抱有极高期待的同时,也会暗暗担心会不会期待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于是,我第一时间冲进电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现在郑重向大家保证:放心看吧,绝对不会踩雷!甚至,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我觉得这部《水门桥》,在整体观感上要好于上一部《长津湖》。
作为续作,这部电影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在前作的基础上升级。如果不能超越前作,那续集不过是狗尾续貂。我认为徐克导演通过在三个维度上的升级,很好地把握和超越了观众的期待。
第一,在战略战术上的升级。《长津湖之水门桥》是一部非常善于借力的电影。毕竟是站在前作的肩膀上,大的背景和世界观已经交代完毕,无需再次向观众赘述这场战役对于抗美援朝和整个新中国历史的重要性。因此,影片大胆舍弃了“高层视角”,转而把故事结构集中在“三炸水门桥”事件上。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把更多宝贵的银幕时间放在介绍“水门桥之战”的战略战术和敌我双方的你来我往、战事胶着上。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军为什么要炸水门桥、遇到了哪些困难;敌方是如何防止我军偷袭的、做了哪些部署;我军又是如何通过巨大的牺牲和顽强不屈的精神一一化解,并最后取得胜利的。这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叙事方式,将英雄群像的描绘紧紧围绕同一个核心事件展开,不但更为聚焦,故事节奏也更加紧密流畅,观感极佳。
第二,在情感上的升级。《长津湖》的情感主线是围绕着伍千里和伍万里的兄弟关系建立起来的,“混混”弟弟在“英雄”哥哥的带领下,走进战场,成为战士。而到了《水门桥》中,这条情感主线依然存在,但是广度和深度都有所拓展。从广度上讲,导演用战士平河向伍千里的道歉,成功地把狭义的血缘兄弟情,替换为了广义的战友兄弟情。伍万里的一声“你也是我哥”,将残酷战场中的铁汉柔情推向高点,感人至深。从深度上讲,伍万里是在水门桥之战中,完成了他的成人礼,从一个需要被引领、被保护的弟弟,变成了一个获得哥哥认可和尊重的男子汉。而所有的成长都意味着经历痛苦,伍万里也势必要目睹战友兄长们一个一个地走向牺牲,甚至最后还要生生把亲哥哥送上有去无回的炸桥之路。当最后伍万里回归部队,大声喊出“第七穿插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时,两部电影通过血脉亲情所建构出的“传承”主题,已经呼之欲出,自然流露但又浓烈催泪。
第三,在风格和主题上的升级。众所周知,《长津湖》由三位各有所长、风格迥异的导演联合执导,有利之处在于取长补短,但弊端则在于稍有拼凑之感,平衡全面有余,但灵魂不足。而《长津湖之水门桥》则带有徐克导演的鲜明印记,融入了很多经典武侠电影的元素,我愿意把这种类型的杂糅和创新戏称为“传奇武侠片”。
这种“传奇武侠片”在机械化的现代战争场面中加入了具有中华特色的视觉元素和视觉奇观,比如雪坡上的连续跳跃,就颇有大侠飞檐走壁的色彩,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国观众对于个人英雄的浪漫化想象。但这种“浪漫化”又是建立在不损害战场真实性和战争残酷性的基础上的,对物理规律和现实逻辑的尊重是“传奇武侠片”与“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最本质的区别。
这种“传奇化”的视觉形式,自然也使电影在“保家卫国”和“怀念英雄”的核心主题之外,延伸出来了一个别样的次级主题,即“战争的偶然性和胜利的必然性”。因为影片的传奇色彩,导演没有回避战场上的偶然因素。我军人数少、装备差、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不论是敌军自以为是的策略还是不慎自燃的汽油都增加了我军偷袭成功的概率。偷袭的成功是偶然的,但从角色到观众都还没来得及庆祝,影片就用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炸桥失败是必然的——尽管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一次只能炸出一个小洞,只有付出更大的牺牲,才能博取更大的成功概率,炸出更大的洞……如此反复,直至整个连队的战士所剩无几。
“三炸水门桥”充分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的志愿军将士是如何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对抗敌军的飞机大炮。正是因为这种敢于面对失败的前赴后继,才让我们看到了胜利的必然性,才让我们感受到了英雄的无私和无畏。正如影片中的老连长所说:“每一场仗都难打,但每一场仗又都必须打,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