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中国航天事业奔赴新高度。而另一边,有这样一群少年在高中毕业后收获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全面发展,进入到心仪的大学,迎来崭新的十八岁。荔枝新闻携手明月镜片带您走进这群优秀的少年,聆听他们的故事!
记者|方文浩 张燕(实习) 摄像:权廉程
及腰微卷长发,白色拖地长裙,金属全框眼镜,以及这底下一双忠实纯真的眼睛……就这样我们见到了刘芝贤。交谈间,这个女孩笑容腼腆、言辞恳切,和我们分享了她来北大前的求学人生与经历。
工厂里的童年
“小学五年级之前都住在父母自行创办的工厂里。”刘芝贤这么和我们描述自己的童年。一座座在阳光下闪着金属光泽的厂房整齐划一,大块的水泥地,飞扬的尘土和绿化树……年幼的她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探险圣地:“有时候爬到厂房的楼顶,望望远处的风景;有时候蹭到厂房的柱子前,写写即兴小诗句”。
但快乐戛然而止在某一天。那是一个下着暴雨的夏天傍晚。一声巨雷炸响在她耳边,借着闪现的雷光,她瞥见了此生难忘的一幕:前面那栋刚贴了瓷砖的厂房外壁正一片接一片地掉下瓷砖来:“雷光每闪一下,就掉下一片”,听着瓷片撞击在水泥地的声音,她第一次体会到了父母创业的艰辛。
父母本可以选择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的——如果不是为了她和妹妹这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儿。
为了给她和妹妹更好的生活,此前生活安逸的父母毅然辞职开办工厂,风里来雨里去。后来,刘芝贤和妹妹考上了城里的初中,为了让两个青春期的女儿得到更好的照顾,母亲又在百忙之中提出用早晚接送代替住读的这一申请。尽管这一举动遭到了当时连同父亲和爷爷等家人在内的反对,但母亲硬是扛了下来,开始了长达6年的初高中接送生涯。记忆中的接送时光里,母亲总是在前方紧握着车子的方向盘,透过后视镜微笑注视着后座的一双宝贝女儿,而刘芝贤和妹妹则像两只叽叽喳喳的小麻雀说个不停,母亲总是一边耐心聆听,一边适时给出建议,使得姐妹二人多少青春期的“惊涛骇浪”都在这不足4平方的车上空间里化为了“风平浪静”。
终于,这段“连续6年,每天2小时接送,约合2500个小时车程”的努力有了回应——2021年的盛夏,刘芝贤离开母亲的车后座,来到了北大。
文学里的解药
生活的艰辛、父母的不易使得作为家中老大的刘芝贤比同龄人更早省思生活的意义。
好在文学收留了这个女孩青春期所有的敏感与细腻。面对自己一时无法理解的问题,除了向母亲倾述,她选择在文学世界中排解自己。其中对她影响最为深刻的当属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
她动情地向我们讲述起邂逅这本书的场景:一个昏沉的冬季傍晚,窗外并未如期出现自己钟爱的晚霞,小考失利后无心学习的她,翻开从图书馆借来的这本书,打算换换脑子,却不料进入了未曾历经的宏大叙事里。其中,最令其醍醐灌顶的是“保持适度思考能力”的这一真谛。
“有时我们在思想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以致无法辨别方向而恐慌,然而我们终究要前行。”刘芝贤如此概括自己获得的启发,而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笔下的主人公阿辽沙的人生经历亦给了处于低谷期的她极大的鼓励——生活中存在着一些黑暗,但并不会泯灭光明。
等到真正合上书的那一刻,她抬起头来看向周围埋头学习的同学们,才发现原来“每个人都不容易,却也都没放弃努力”,语文老师彼时也在讲台前敲着黑板提醒:“低头赶路的同时也要记得抬头看看周围的风景。”
怀揣着主人公阿辽沙“大体不幸而仍愿为生活祝福”的名言,她投入到新一轮的努力中,一番奋发刻苦后终于克服了掉队危机。
尝到文学甜头的她,更是在接下来的每一次心灵危机时刻,选择用文学作品滋养身心。仅高中时代,刘芝贤就先后读完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文学成为了这个女孩心灵解药的同时,也让她的视力日渐下降。现在刘芝贤的左右眼近视度数高达600度,爱美的她冲我们不好意思地称以后希望度数能够稳定下来。据了解,高度近视者(600度及以上)患白内障、青光眼几率较高,且容易引发眼底病变、黄斑部变性等情况。近视一旦发生,建议尽早干预和控制,采用延缓近视度数加深的有效方法,防止高度近视。当得知明月镜片将为其提供大学四年的眼镜配置和专业眼部检查,眼前的女孩儿开心地笑了。
高中最后一课
聊起为何选择北大中文系,这个女孩笑出声来,表示自己高考前也并无头绪,直到高考前一晚的那堂自习她才被点醒——还没等老师“下达”自习安排,刘芝贤和同学们就下意识翻开了笔记,“最后一节晚自习,肯定少不了强调遍重点笔记。”谁料老师却笑着打开了投影仪,给孩子们放起了当时的热播剧《觉醒年代》的花絮。一集放映完毕,老师才语重心长地嘱咐道:“不论大家明天考得如何,将要去向何处,未来又做什么,都不妨学学剧中的这些青年,重义轻利,怀揣些家国情怀做事情。”
闪现在眼前的那群热血进步青年和老师的这番发言深深打动了刘芝贤。带着这晚老师唤起的勇气和使命感,刘芝贤顺利挺过了高考,并在高考后“恶补”完这部描绘了“那个波澜壮阔、可歌可泣之大时代”的年代剧,那些历史课本里的民国大先生们也得益于此第一次在刘芝贤的心里血肉丰满起来:
从日本归国后创办《新青年》,用“德先生”“赛先生”解放民众思想的陈独秀先生;发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并取笔名鲁迅的周树人先生;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发表《庶民的胜利》,为大众普及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先生……一番盘点下来,刘芝贤发现这些彪炳史册的“大先生们”都和北大中文系关联紧密,本就热爱文学的她于是对其更加心驰神往,就这样,这个小姑娘生平第一次为自己做了主,在高考志愿一栏填上了“中文系”三个大字。
如愿来到燕园中文系的刘芝贤,开始了她人生旅途新站点的“探险”:收拾好行李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卡燕园图书馆,“花了一上午才把北大的一个展览室摸清楚”的她欢乐地像只在小鱼干堆里打滚的猫咪——“以后可有的忙活了!”面对人群一度腼腆的她,接着又加入了北大篮球队和中文话剧社锻炼自己的勇气,书桌旁,草坪间,舞台上……她一次次拓宽自己的可能性边界,探索更多的未知风景。
刘芝贤(左上角眼镜女孩)和同学们在一起
这个从小镇走出来的女孩,告别了母亲的车后座,这一次终于亲手把握住自己的人生方向盘,稳稳驶向了心仪的目的地。
记者手记
和刘芝贤交谈是件愉快的事情,同样是家中的长女,同样有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妹妹,她那些隐忍和快乐我总能立刻与之共情,当她冲我谈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时,我就知道,选择北大中文系绝非一节轻描淡写的课那般简单,悲天悯人的心性,不动声色的洞察力……文学的种子早已深种其心。看到懂事如她最终在高考志愿这一节点为自己奋力争取,奔向心之所愿圣地的情景,我由衷地为其祝福和开心,愿这个女孩牢牢把握住自己手上的文学方向盘,去往更为广阔的天地。
在此次“见证高考少年凌云征途”专题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近视”在学生群体中已非常普遍。据国家卫健委今年7月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52.7%,可以说青少年近视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明月镜片想通过此次活动告诉广大学子,在学习的同时,积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升近视防护意识。爱护眼睛、守护成长,明月镜片将为参与此次专题采访活动的同学们在未来大学四年中,安排每年一次专业的视觉健康检查、用眼咨询及配镜支持。明月镜片也邀请更多青年学子加入到“爱眼合伙人”这一公益项目中来,赶快报名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