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特报记者/陆伟晶 丁静 剪辑/杨雨薇
“解塘村、东霞村有机栽培越光水稻获得成功”“戴庄合作社顶冲有机菜园的青菜批量上市”……翻开赵亚夫的朋友圈,喜报频传。
每天8点多出门,晚上7、8点到家,今年刚过80大寿的赵亚夫,每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时间不够用是常态。而每周雷打不动的则是到戴庄村待上两三天,不是在村委会讨论发展计划,就是在田间地头帮农户解决种植问题。
最近,他刚刚和戴庄村党支部制定好2022年的发展重点:有机再生稻田由原先的200亩扩至1000亩,鸭子养殖由2000只增至2万只。“推广‘戴庄经验’才刚刚起步,后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赵亚夫说。
60岁不退休:扎根茅山老区最贫困的村
赵亚夫和戴庄的结缘可以追溯到2002年。“当时草莓成功了,葡萄成功了……很多项目都取得成功,信心满满。正在干的兴头上,怎么都要退休了,自己心里有点不甘心。”赵亚夫回忆道。
下定决心,赵亚夫作为志愿者来到了茅山老区最贫困的戴庄村,开始推广种植有机越光稻和有机桃,帮助戴庄村加速脱贫。
起初种植了100多亩的有机桃示范园。三年下来,桃子成熟了。“走在路上有村民问,赵主任你们这个桃子用的什么肥料,我说是有机肥。她说不是的,是糖,不然怎么这么甜。”赵亚夫笑着回忆道。
2006年,戴庄村成立江苏省首家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民以土地入股,所得利润80%返给农户。
在赵亚夫的带领下,曾经的“光棍村”成功“翻身”。2019年底,戴庄村脱贫摘帽。202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34000元,跻身茅山老区第一方阵。
“农民富起来了,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走通了。”赵亚夫高兴地说。
赵亚夫在查看甜柿长势
戴庄村村民不仅富了口袋,也护了生态。村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中野鹰翱翔,林下鸡、鹅、羊群自由觅食,正在形成经济林果+草+畜禽为主的有机农业生态系统。
据赵亚夫介绍,戴庄的有机栽培稻田里有130种小动物,这个数字与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区相仿,而邻村的常规栽培田却只找到20多种,相差6倍。“有了这么多小动物,我们种田就不用施化肥、打农药了,种出来的庄稼产量又高,品质又好。”近年来,戴庄村获评全国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80岁再出发:推广“戴庄经验” 才刚刚开了个头
把一粒种子变成无数粒种子,不仅是在戴庄,还要在句容、镇江、江苏甚至全国铺撒开来。“我琢磨着要放大‘戴庄经验’的示范效应,进一步办好合作社,帮助更多农民共同富裕。”赵亚夫说。
赵亚夫和农户在有机水稻田里
2021年年底,赵亚夫一直牵挂的两件事有了着落。“一件是帮助句容市的除了戴庄村以外,帮助他们新建了5个推广戴庄经验的示范村;另外帮茅山镇的农民办好葡萄合作联社,马上戴庄有机大米联合社也要成立,共同来推广生物多样性农业。”
更多的青年力量也在接续。2018年,亚夫团队工作室挂牌成立,为句容市100多个合作社,45万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亚夫团队工作室科技兴农青年集体成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活跃在乡间地头的新农人,参与到乡村振兴实践中来。今年的五四青年节,这个青年集体获得了“江苏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80后”新农人:活到老 学到老 干到老
80岁的这一年里,赵亚夫获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满头白发的赵亚夫说:“我的爱好就是帮助农民富起来,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还想要继续奋斗。”
事实上,60岁到80岁的这二十年里,赵亚夫总是会被问起什么时候退休,他也总是一样的回答:“一直干到干不动的那天。我现在80岁,身体还好,也算得上‘80后’。 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帮助农民的事,浑身充满了力量,就不会感到辛苦,就不会感到累。和农民在一起,越干越有劲儿,越干越有奔头。”
赵亚夫在大棚里查看蔬菜长势
80岁的赵亚夫每天手机不离手,手机也加入了原先的随身“四件宝”——剪刀、背包、雨伞、运动鞋。“手机可以观察生物多样性的全过程,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尤其是农业农村的信息。”
“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的身上云集了很多响亮的称号,但他最喜欢的一个是“共产党员”,“对我来讲,就是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一辈子,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很多农民都富起来了,这么多的辛苦努力就没有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