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邳州市车辐山镇坚持学党史、办实事,在新征程上创新思路谋发展,将党史学习教育有效融入到“三乡工程”工作中来,以农民增收致富为着力点,拓思路、广言路、找门路,制定了“三乡工程”相关激励政策,成立了“三乡工程”志愿者服务队。巧借“三乡”东风助力企业落地生根,培育乡村创新致富能手,打造农民创业择业新视角,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三乡工程”发展新路径。
在车辐山镇一支特殊的队伍奔走于乡村振兴第一线,他们不畏苦、不怕难,哪里有需要就会出现在哪里,犹如一条亮丽的风景线为乡村振兴锦上添花,他们就是车辐山镇“三乡工程”志愿者服务队。他们把工作当作事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广新科技知识,帮助农户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帮助企业拓展规模,帮助困难户解决就业问题,有力推进了“三乡工程”工作的开展。
车辐山镇山南村村民梁会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自2009年山南村发展设施农业之初,她主动到村里申请承租大棚,从此踏上了发展蔬菜产业的路径。起初,因缺乏种植经验,且不懂技术,梁会玲种的蔬菜发病多、产量低、效益不高,但是梁会玲并没有灰心,而是靠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继续发展蔬菜产业。随着梁会玲种植经验的积累,以及在车辐山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工作人员和“三乡工程”志愿者服务队的帮助下,她逐渐掌握了种植大棚蔬菜的技巧,从当初种植一个蔬菜大棚到如今三个精品大棚,收入得到了大幅提升。如今梁会玲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种植能手和致富能手,自己生活得以改善的同时她还不忘带动身边群众一起致富。梁会玲经常带领大家参观她种植的蔬菜大棚并进行现场答疑解惑,传授种植经验,农户受益匪浅,发展蔬菜产业的热情日益攀升。
依托资源优势,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梁会玲等人的带领下,山南村的蔬菜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目前已有大棚1000余座,并成立了上海外延蔬菜生产基地,既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又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通讯员/娄德赛 审核/冯全胜 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