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无锡市滨湖区河埒街道协民社区致力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实到老旧小区改造、居住环境改善、服务发展民生的实际行动之中。机床新村坐落于运河西路及湖滨路之间,建造于上世纪50至70年代,房屋年久失修,破旧老化严重。因历史遗留问题,虽有厂管物业,但物业投入的人员及管理成本非常有限,配套服务不到位,协民社区多次协调无果后,主动承担起服务重担,“兜底服务”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
主动靠前 打造整洁舒适环境
随着现代化城市发展进程不断推进,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逐步提标。不仅要让居民居有定所,还要住得宜居,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机床新村内部配套设施不完善,整体环境面貌不佳。协民社区利用党史学习教育契机主动作为,针对小区内毁绿种菜、乱张贴、乱堆放等影响环境面貌的问题,加强宣传引导,加大管理力度。“张阿姨,小区内的花坛是公共绿化设施,您在里面种菜,属于毁绿,希望您尽快把菜处理掉,咱们小区的整体环境好了,大家才住得舒心啊。”面对此类问题,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时留心查看,靠前沟通,用真心真情的服务换得居民的理解和配合,积极发动居民群众共同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党建引领 发挥模范示范效应
为切实改善小区环境面貌,协民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有效调动党员及居民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指导成立党员“先锋”志愿队,定期前往机床新村等老旧小区开展“洁美家园”环境卫生清洁活动。社区还成立了“互助友爱”队、特色文体团队等,通过提升专业技能、以兴趣爱好带动为民服务等,促使党员先锋及居民骨干在疫情防控、防汛防台、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验收复评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以示范效应带动长治久治。
乐治共享 助推居民幸福满溢
协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也坐落于机床新村内,各类功能室一应俱全,红学堂、书画室、手工编织室、心理咨询室、健康理疗室、电子阅览室、舞蹈多功能室等应有尽有,不仅满足了居民日常生活的文娱需求,还为居民提供了沟通交流的绝佳场所,有利于促进邻里和睦。幸福餐厅提供“送餐上门”服务,解决了足不出户老年人的吃饭问题,社区“兜底”打通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安全感和满足感。
下阶段,协民社区将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力度、广度和深度,积极探索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服务模式及工作方法,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运用到老旧小区治理之中,用不忘初心的韧劲、勇担使命的干劲助推社区建设发展,优化基层服务为居民谋福祉、创幸福。(来源: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路明杰 通讯员 吕可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