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 樊巍 达乔】“我完全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会按照澳大利亚的条件重新与澳开展接触”——被称为拜登政府“印太政策沙皇”的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12月1日在参加澳大利亚智库举办的活动时抛出以上观点。今年3月,他曾对澳媒称,中国改变对澳政策,是中美关系改善的前提。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1日也参加了澳智库的活动。他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位美国高官既误判了中国,又在误导澳大利亚。中国完全不可能按照澳大利亚“开出的条件”来改善关系。他就是在忽悠澳大利亚,让澳大利亚继续跟在美国的后面,做美国对华战略的马前卒。
12月1日,澳大利亚知名智库洛伊研究所举办主题为“印太运作系统”的国际研讨会。坎贝尔以视频方式发表开幕致辞。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坎贝尔称,中国试图通过打“经济战”的方式“整垮并征服”澳大利亚,但失败了。“中国是一个从根本上尊重实力、毅力和韧性的国家,澳大利亚比任何国家都更清楚地展现了这一点。”坎贝尔还称,拜登政府“非常清楚”澳大利亚的所有情况,美国对其中一些举措及其影响“感到担忧”。
洛伊研究所网站称,坎贝尔在美英澳三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的建立中具有相当影响力,该协议将让澳大利亚获得至少8艘核潜艇。他在1日的发言中称,美方清楚澳大利亚缺乏核工业基础,帮助澳方建造核潜艇是“巨大的挑战”。然而,澳方对采购核潜艇的“决心”和“承诺”说服了美方。坎贝尔将美澳关系定义为“亲密的盟友”,并夸赞澳在全球和印太地区发挥“非常重要的战略作用”,不是“华盛顿的附庸”。
对于坎贝尔的言论,吴心伯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澳大利亚:别担心,不要向中国屈服,继续跟中国斗。实际上,拜登政府上台以后,无论是坎贝尔,还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或者是国务卿布林肯,他们都曾公开称,美国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前提是中国要改变对澳大利亚的政策。而事实是,从今年9月以来,拜登政府已经在调整对华政策,试图改善对华关系,但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政策从未发生改变。美国在与中国打交道时,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并没有把澳大利亚当回事。
越来越多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11月30日报道,悉尼科技大学的最新报告显示,中澳贸易争端对澳大利亚造成170亿澳元的损失,而“最大受益者”是以美国为首的澳盟友。
12月1日,吴心伯也应邀视频参加洛伊研究所的活动,在“如何看待美国印太战略”的主题讨论中,与另两位学者围绕各方如何看待美国的印太战略进行了讨论。吴心伯表示,从他参加的这一场讨论来看,从事东南亚方向研究的学者阐述东南亚对印太战略的立场发言比较客观。该学者提出,东南亚认为印太地区是一个多极化的地区,已经不是一个单极世界了,美国也不是这个地区唯一的主导国家,而且影响力在下降,这是事实。她在讲到美国的印太战略时,提出这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一样,“一带一路”主要是经济合作倡议,但是美国的印太战略主要是基于战略和安全角度,现在美国想在里面加一点经济的成分,但到目前为止还不明显。而在谈及AUKUS时,她表达了担忧。而另外一位人在华盛顿、持“印度视角”的学者,则完全是站在美国的角度解释印度的立场。他称印度加入印太战略完全就是为了对抗中国,AUKUS“也是一个积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