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这五年|宜居优居触手可及

2021年11月27日 21:41:11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过去五年,江苏各地深入开展棚户区改造、老城保护更新和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用"绣花功夫"提升老百姓的居住品质和生活环境,城乡群众"住有所居""住有优居""住有宜居"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

  有人说,老城南是南京的根,藏着这座城市的记忆。马道街39号,如同老城南的一道年轮,默默地见证着南京沧桑的过往和变迁。

  一百多年前,许庆的祖辈从安徽来到南京以卖菜为生,省吃俭用攒下钱,买来一砖一瓦,建成了这栋房子。历经百年风雨,承载了七代人记忆的这座老宅,已是垂危暮年,不知何时就会倒下。

  2017年,小西湖片区传来了将要拆迁的消息。许庆说,故土难离,真要是拆迁了,让他住在高楼大厦里头,他还真住不习惯。许庆想留住的,是家的记忆。

  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的工作人员告诉他,小西湖片区不搞大拆大建,遵循居民去留自愿的原则,实施一房一策的"微更新",想怎么改造,老百姓说了算。

  2019年初,东南大学建筑和环境设计专家为马道街39号设计了改造方案,许庆没少提意见,光图纸就出了六七稿。最终算下来,改造预算要花60多万元。按照小西湖片区的房屋改造政策,这60万,国家补助了60%,许庆只需要出24万。

  今年4月,房屋改造正式开始。经过半年精心雕琢,砖木结构的老房子如今已经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换上了“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外衣。前半部分被打造成网红餐厅对外出租,后面是复古且时尚的二层小楼。

  这五年来,小西湖片区800多户居民有近一半选择留下,原先的老房子,都通过“小尺度、渐进式”更新,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被评为全国城市更新优秀案例,就连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界的大咖都来打卡点赞。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愷表示,小西湖片区的改造,是在历史街区的片段和肌理上长出来的一种做法,不是搬过来、移植的感觉,非常精细,很有代表性。

  2021年11月4日,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的通知》,江苏南京和苏州都入选了首批试点名单。苏州在先期探索中高度重视古宅修缮工作,出台一系列条例并发布《古建老宅活化利用白皮书》,推动老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新载体。

  在姑苏区,隆庆别院、言子祠、钱伯煊故居等5处古建老宅正在进行修缮,大到房子结构,小到门窗油漆,都严格遵从原始风貌的营造法式,努力做到一柱一廊皆有渊源,一砖一瓦皆有来历。

  苏州市姑苏区古城保护委员会规划保护处处长王永法告诉记者, 修缮完之后,他们会根据周边的环境条件以及建筑固有的空间条件,引进合适的项目来发展文化产业。

  如何在新旧之间做到平衡,让城市既保有记忆,又新添更多复合服务功能的空间,激发城市发展活力?苏州积极探索存量空间“腾笼换鸟”和功能提升的创新路径。

  在苏州高新区滨河路西、横山路北有一处占地42亩的地块,包括政府收储工业用地、48户居民的住宅用地以及中建安装公司名下的工业用地三种性质。这里的建筑都是上世纪90年代的老楼房,与周围的商业区、金融街等设施格格不入。小区没有专门的物业管理,一到夏天,乱堆的垃圾招来蚊虫乱飞,在家里根本不敢开窗,有的居民家,厨房间以前还有漏水现象。大家都羡慕周边小区的居民,希望有一天,自家小区环境也能够得到改善。

  目前,苏州市高新区已将这个地块进行了城市更新,把原来的工业和居住用地,变更成了商业、居住和办公的混合用地,土地性质的改变,让小区改造有了更大的可能,目前具体的改造方案正在制定当中。滨河路481号小区居民期待着居住环境的“蝶变”。

  除了城市更新,农民住房改善也是重要民生工程,红瓦白墙的小楼错落有致,房前屋后草木葱茏,初冬时节,走进宿迁市宿城区蔡集镇牛角社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新时代乡村画卷。在推进农房改善过程中,牛角社区以农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围绕“水韵牛乡·耕读人家”整体定位,新建、改建住房373套,与此同时,配套基础设施也更完善了,卫生室、休闲公园、社区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应俱全。如今,宿迁已累计开工建设农房改善项目225个,受益农户17.6万户,33个项目入围省级示范创建项目,数量苏北第一,占比全省近1/3。

  “十三五”期间,江苏全省共改造城市老旧小区8700多个,惠及居民240多万户,苏北30多万户农民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来源:江苏公共新闻频道/关玮玮 编辑/梁瑄)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