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旌旗到江南,终夜惊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这是当年陈毅在得知韦岗战斗胜利之后有感而发的诗句。短短28个字,胜利的喜悦跃然纸上,它也记录了1938年,新四军挺进苏南首战告捷的光荣岁月。今天的辉煌足迹,就让我们来重温83年前的那场著名战斗:韦岗伏击战。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占领了华中广大地区。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的指示精神,新四军抽调四百多人,组成先遣支队,由粟裕率领,于1938年4月28日从皖南歙县出发,先期开赴苏南敌后战场。
“(1938年)6月15日夜里,新四军先遣支队破坏了(位于句容的)京沪铁路下蜀车站附近的一段铁路,致使日军运输物资的一列火车出轨,京沪铁路一度中断。”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副馆长周再兴说。
为扩大战果,根据之前对敌人兵力部署和行动规律的侦查情况,粟裕决定趁热打铁,在镇江以西15公里的韦岗,打一场伏击战。韦岗一带属于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形,两座百米高的连绵山岗横卧南北,镇江至句容的一条狭长公路从两山之间穿过,而这条公路正是日军在江南的重要交通线。
“日军车辆在这条道路上往来比较频繁,每天有五六十辆车在此通过。有几处急转弯,车辆在经过的时候必定会减速,当时又正值梅雨季节,道路比较泥泞,道路两侧的树木比较茂盛,有利于掩护新四军的行动,非常适合伏击作战。”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馆长孙志军说。
6月17日凌晨,天气突变,电闪雷鸣,大雨滂沱,粟裕抽调骨干力量,冒着大雨连夜出发。在黎明时分抵达韦岗,顺利埋伏在预定地点。18日上午8点20分左右,日军的五辆汽车从镇江方向驶来,进入伏击圈后,新四军机枪手突然开火,先击毙第一辆车上的驾驶员,车辆失去控制停了下来,堵住了车队去路。日军突遭攻击,顿时乱作一团,仓促应战。新四军战士发挥突袭优势, 很快从伏击地点居高临下冲向日军,展开白刃战。击毙日军土井少佐、梅泽武四郎大尉等13人,击毁汽车4辆,缴获大量军用物资。
“虽然战斗规模不大,但是意义重大,这次战斗的胜利,打击了敌人嚣张的气焰,而且戳穿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次战斗鼓舞了人民抗战的斗志,极大地提升了新四军的威信和声誉。”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张加华说。
粟裕在回忆韦岗战斗时曾指出:“这一战斗的胜利,不仅奠定了我军进入江南地区的基础,而且开辟了胜利的先声”。此后的江南敌后,到处传出游击队的枪声。新四军先后取得新丰、句容、江宁等百余次战斗的胜利,陆续建成苏南、皖东、豫皖苏边等敌后抗日根据地,有效钳制了日军,支援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
昔日硝烟弥漫的战场,如今已经成为一片宁静的山岗,庄严屹立的胜利纪念碑默默地提醒着人们,要时刻不忘中华民族曾经的苦难历史,要时刻铭记和传承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铸就的伟大抗战精神,不负时代,接续奋斗,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