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张凝
近日,新华社播发长篇述评《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新时代变革性实践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章指出,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使近代一百多年饱受奴役和欺凌的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使具有五百多年历史的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开辟出成功道路,使新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
在新征途上,作为抓好青少年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深刻认识一百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汲取百年党史智慧,厚植思政根基,全面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方能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坚定信仰与家国情怀。
在百年党史的滋养下“上好思政课”,永葆心有红色的革命情怀。玉非精琢难成器,铁经百炼而成钢。信仰与情怀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既需要砥砺百折不挠、百炼成钢的毅力和意志,也需要在经受斗争历练、战胜诱惑挑战中增进定力和智慧。上得了革命斗争检验的刀山,过得了改革发展考验的剑林,才能涵养青少年学生应有的品格和风范。
鲜活的思政课素材正是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让青少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在课程中植入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引导青少年学生学习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深入挖掘红色精神内涵,创新教育形式,以音乐、影剧、动漫等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拉近红色文化教育与青少年学生的距离,推动爱国主义精神的创新传播、凝魂塑魄。每一位青年永葆心有红色的革命情怀,每一份青春的力量向着民族复兴的梦想汇流,必将凝聚成为推动历史的磅礴力量。
在百年党史的滋养下“用活思政课”,为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穿越百年历史烽烟,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持初心使命,前赴后继,不懈奋斗。这段光辉历史对我们当下的现实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上好思政课,不应只在课堂上讲,还要在社会生活中讲,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博大胸怀积极开展“新媒体讲习”,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政课讲堂;要以学通、深思、悟透、笃行的思想理念,用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学习党史、使用党史、传播党史,推动党史红色文化进好校园,形成全教育领域“读史”、“传史”、“用史”的良好文化氛围;要更好地贯通历史和现实,把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思政课落得了地、扎得下根、铸得了魂,推动思政课火起来、活起来,走进学生心中。青少年学生真正成为信仰坚定、情怀深远、作风过硬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国梦而砥砺前行,增添强大的青春能量。(张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