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口聊到的产品被APP精准推送;购物记录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分享出去……江苏省消保委9号发布电商平台侵犯消费者权益相关问题报告,提醒消费者谨防“被套路”。
【大数据精准推送?个人信息已被过度收集】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消费者打开电商APP时都遇到过“精准推送”。看似为了便利消费者,其实是电商平台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结果。
南京市民说:“比如说我五分钟之前跟朋友聊到电动牙刷这种东西,五分钟后我打开淘宝,打开某些电商平台,它就会给我推送这种商品,而且这种商品是我以前没有搜索过的。”
江苏省消保委的调查显示,淘宝、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等七家电商平台均存在,以提供个性化展示为名,过度收集用户信息的现象。部分平台还会存在向通讯录好友发送邀请、默认消费者分享购买记录等现象,导致消费者个人隐私在不知情的情况泄露。
【好友助力来提现?诱导消费、虚假宣传饱受诟病】
此外,用户还集中反映了拼多多诱导消费、玩弄文字游戏、虚假宣传等行为。比如近期频繁出现的“提现活动”就让不少消费者被“套路”。
南京市民说:“拉了很多人去助力,最终老是差一角钱、一分钱。”
江苏省消保委投诉部主任傅铮说:“通过不断提高提现门槛的方式,使消费者花费更多的时间成本以及社交成本,获得了非常多的活跃用户,但是对消费者来说,他的付出以及得到的回馈是不成正比的。”
对此,省消保委建议消费者查看电商平台用户隐私协议,及时关闭可能泄露个人信息的功能;并将约谈相关企业,督促平台自查自纠,尽快整改。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郭艺、张正、董雯、孙浩瀚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