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开满城芳——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迈向高质量谱写新篇章

2021年10月27日 17:39:02 | 来源:新华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助力城市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不断改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断迈向高质量、谱写新篇章。

  明晰方向 强化顶层设计

  全国文明城市是评价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也是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创建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迈向守正创新、提质增效新阶段。

  “抓精神文明建设要办实事、讲实效,紧紧围绕促进人民福祉来进行,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群众过得更幸福。”

  “城市建设水平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治理理念、市民素质,要坚持不懈抓下去。”

  ……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明晰了思路,成为做好这一工作的根本遵循。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中央文明委近年来印发《关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持续表彰文明创建先进典型,不断激发基层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全面提升市民综合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和群众生活质量增添新动力、注入新活力。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落实中央精神、对表高质量要求,在总结文明城市创建宝贵经验基础上,优化创建内容、细化考核标准,加快推进城市创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

  ——完善测评体系、创新工作方法

  今年4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完成新一轮修订。中央文明办向48个中央文明委成员单位充分征求意见并召开修订工作座谈会,与30多个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办负责同志进行交流,将收到的700多条修改建议纳入测评体系,考核指标也从2018年的180项精简到140项。测评内容明显“瘦身”的背后,折射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在顶层设计环节的与时俱进。

  如何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测评效率?

  从2014年开发设计网上申报系统到2020年建设创建管理平台,再到2021年开发使用实地测评系统,中央文明办运用信息化手段客观评价各地创建成效,及时掌握舆情信息,既提升了测评的公正性,也对基层创建存在的不足与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及时预警、实施整改。

  ——“有进有退”、开展动态管理

  优中选优,推动全国文明城市高质量发展。

  经过六届评选,目前已经有307个城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中央文明办在深化拓展、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将部署开展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努力打造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城市范例。

  文明城市创建,既要选树典型,更要从严把关。

  中央文明办制定动态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动态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先后对测评不合格的32个全国文明城市予以停止资格一年的处罚,在2018年至2020年创建周期内对成绩低于标准或出现材料造假问题的58个全国文明城市和提名城市进行了通报批评。

  与此同时,出台《全国文明城市(区)停复牌管理规定》,明确对停牌城市的复牌工作必须采取先暗访再明查的方式进行,综合暗访明查情况、所在省级文明办评价、城市文明委汇报,向中央文明委提出是否复牌的建议。

  ——尊重地域差异、避免千城一面

  测评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并不意味着一刀切式的“千城一面”。在顶层设计中兼顾城市特殊性、尊重地域差异性,成为创建标准的重要考量。

  “减少违章停车,低密度人口城市重在文明引导,高密度人口城市重在公共资源集中统一调配”“实地测评围绕改善民生服务,需考察一定数量的农贸市场,但有的小城市农贸市场较少,将依据实际情况按照比例计算考核”……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聚焦市民文明素质、管理服务水平、群众满意度,降低了对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的测评权重,彰显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

  创建方向愈发明晰、顶层设计日趋完善,推动指导各地创建工作有的放矢、走深走实。

  积极创建 助力城市发展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地深耕细作、久久为功。

  2020年11月,中央文明委公布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江苏省张家港市成为全国唯一六度蝉联这一荣誉的县级市。

  一个县级市,如何做到“以文明而闻名”?

  多年来,张家港市始终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紧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每年春节上班后,张家港市委都要召开精神文明建设总结表彰大会。各类文明创建先进名单,登上市委1号文件。

  持之以恒,方能深入人心。同样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的山东青岛,深明其理。

  2018年6月,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成功举行。峰会上,“上合灯光秀”刷爆朋友圈——利用青岛浮山湾180度扇面景观特征,53栋高层建筑联合成绵延3.5公里的“宽幕大屏”,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光电奇观,惊艳了世界。

  不做“一锤子买卖”,不图“作秀式成果”,不搞“运动式工作”。峰会后,“上合灯光秀”作为常态化项目保留下来,为青岛增添了一抹靓丽的景色。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从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到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再到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青岛抓住每一次承办大型活动的契机,将创建文明城市融入其中,“面子”“里子”一起抓,有力推动创建水平的提升。

  文明城市创建需要找准定位,抓好关键着力点。

  在浙江省衢州市,文明餐桌成为创建文明城市的抓手。2018年,衢州市文明办、衢州市餐饮行业协会就向全体市民和餐饮单位发出了公筷使用倡议。2020年以来,当地餐饮单位普遍开展“公筷行动”,餐厅、食堂承诺100%提供公筷公勺。

  一餐饭的文明,映照一座城的文明。2020年11月,衢州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我们家现在已经养成了使用公筷的氛围,就连女儿从幼儿园回来,也会‘教育’家长,要求大人们正确使用公筷。”衢州市民欧颜说。

  作为游人如潮的“网红城市”,四川成都聚焦自身特点,全力打造文明舒适、生态宜人的公园城市。

  通过建设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社区示范点,构建“15分钟文明实践圈”;以筹办大运会、世园会等赛事展会为契机,开展“幸福成都·美在文明”等群众性文明实践活动;推出“书香成都”“乐动蓉城”等公共文化项目,实体书店达3600家、博物馆达160家,数量均居全国城市前列。

  城市属于每位市民,创建文明城市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全体市民的“大合唱”。

  “过去小偷小摸时有发生,现在治安好了,解决了大家的一大心病。”江西省萍乡市日星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向建华说。

  日星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了由党小组长、居民组长、网格长、入党积极分子等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开展义务巡防、应急处置、矛盾调解,共同编织治安“放心网”。

  找准自身优势特色、抓住关键持续发力、创新运用创建载体、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各地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让文明之光照亮城市、文明风尚浸润人心。

  惠及民生 创造美好生活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把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评价标准,从日常入手、从细节突破,紧紧围绕提升民生福祉,不断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抓住治理末梢,下好绣花功夫,文明城市治理精度不断提升。

  小区出入口整洁美观、人车分流,户外健身区域井井有条,改造后的活动中心功能日渐丰富……走进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的小洋龙铁名苑小区,舒适的居住环境令人心旷神怡。

  而在一年多前,这里还是卫生脏乱差、停车不规范、物业管理不力的“问题小区”,不文明现象严重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

  为回应群众对提升基层治理的期盼,社区启动了物业满意度测评,组织引导业主重新选聘物业公司,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和质量,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赢得居民“点赞”。

  文明城市创建有标准,城市治理水平提升无止境。在城市建设中,全国文明城市充分激发市民参与热情、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推动形成良性互动的城市治理格局。

  浓缩发展脉络和情感记忆,文明城市在保护历史中彰显特色魅力。

  登上正定古城南门,城市中轴线、天际线尽收眼底。古街古楼、古寺古塔、商厦民居错落有致、赏心悦目。在现代与历史的交织中,这座“北方雄镇”正散发着独特魅力。

  据了解,正定县自2017年起便开始实施古城风貌恢复提升工程。为更好保护古建筑等文物,正定县共动迁十几家企业,拆除违章建筑超7万平方米,让“千年古郡”的历史得到有效保护。

  依托当地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文明城市创建避免“万楼一貌”,愈发彰显城市特色,百姓在品味历史中,不断感受人文之美。

  公共服务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文明城市聚焦服务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加公平地惠及市民百姓。

  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一间间小而温馨的共享餐厅格外引人注目。老人、环卫工人、低保户……不用花太多钱,就可以在这里吃上一顿营养可口的饭菜。

  以“安全快捷清爽”为目标,延安市已将共享餐厅建设列为重要的民生项目,以此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更多特殊困难群体得到妥善暖心的照顾。

  这是延安完善公共服务水平的缩影。近年来,围绕教育、医疗、政务服务等方面,延安一方面推进与知名院校合作办学办医,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另一方面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100个高频事项实现了“不见面审批”和“最多跑一次”,便利了市民生活。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更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过程,文明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需求更加匹配。

  城市环境关乎市民幸福指数,在城市建设中,生态文明理念正在生根发芽,绽放出芬芳馥郁的文明之花。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古人的美妙诗句,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的恬静美好。漫步于广州市中心城区,“百啭千声”的鸟鸣也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美好点缀。

  “鸟鸣城中央”的诗情画意,来自多方面的努力。数据显示,2020年广州PM2.5平均浓度已降至2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指数(AQI)达标率达到90.4%,147条黑臭水体已全部消除黑臭。

  更加高效的治理、更加合理的规划、更加暖心的服务、更加和谐的生态……随着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不断推进,一张张“城市名片”被擦亮,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百姓的生活品质显著增强。

  面向未来 开创崭新局面

  站在新起点、扬帆新征程,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文明城市建设的新期许、新要求?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专章,提出实施文明创建工程,对科学规范做好文明城市等评选表彰工作予以明文规定。

  以此为指引,各地区各部门在深刻认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努力打造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开创文明城市建设新局面,离不开精神的涵养。

  江苏徐州,留下了诸多难以磨灭的红色印记。近年来,徐州不断赓续红色精神、弘扬崇德向善风尚,让红色沃土开出更多文明之花。

  “为百姓塑像、为好人立传,打造好人辈出的尚德之城,使广大市民见贤思齐,提升文明素养。”徐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在厦门市海沧区,一支“小小红色宣讲团”队伍走街串巷,宣讲厦门红色历史和身边优秀党员故事,传递新风尚;在翔安区,“理论宣讲轻骑兵”通俗易懂地解读党的创新理论。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统领,厦门市围绕思想宣传和理论武装,打造“信仰之城”,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后我们将继续以建设文明城市为着力点,更加注重思想价值引领、道德内涵建设、城市精神塑造,久久为功、常抓不懈,使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与建设现代化城市有机融合,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赖朝晖说。

  开创文明城市建设新局面,需要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南昌全力推动“城市大脑”建设,构建“大数据+人工智能+文明创建”模式,实现“点位上图、全点覆盖、可视化展示”。目前,该系统可利用“天网”探头对全市超过1万个实地测评点位进行实时监控。

  在广东深圳,伴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全市95%以上的个人政务服务事项和70%以上的法人政务事项实现掌上办理,“掌上政府,指尖服务,刷脸办事”让群众生活愈加便捷。

  除了政务服务,更多“智变”正在深圳发生。

  在医疗服务领域,深圳通过搭建“民营诊所监管平台”,对深圳市超过5000家诊所实行全流程监管。目前已监管超过200万人次就诊记录,进行了1.5万多次智能预警,促成2000多次诊所整改,城市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有力提升。

  “未来,要让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植入到市民工作生活方方面面,实现‘服务提速、治理增效、生活增智’。”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刘佳晨这样为智慧城市画像。

  开创文明城市建设新局面,如何让全体市民共享发展成果,成为一道必答题。

  “真没想到一片烂棚棚还能变‘洋房’。”始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长江村,曾是重庆中心城区棚户区,在这里居住了40多年的冯大海深受其苦。后来政府投入3200多万元作为改造资金,让居民享受到了品质生活。

  三年来,重庆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累计改造小区超过2000个,逾40万户居民因此受益。

  从商场超市到农贸市场,从新建楼房到老旧小区,实现全体人民素质的共同提升、环境的共同改善、生活的共同富裕,让市民群众共建精神家园、共树文明风尚、共享发展成果,成为未来文明城市创建的题中之义。

  文明花开香满园,同心掬得满庭芳。

  新征程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必将以高度的引领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表率、积累有益经验,为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贡献强大力量。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