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周年成果发布

2021年10月25日 16:54:48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荔枝新闻上海工作部记者/常瓅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周年。10月25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通气会,荔枝新闻在会上了解到,三年间,三省一市认真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共同组织实施《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长三角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创新引领的区域产业及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明显提升,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由2018年的24.1%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24.5%,对全国经济贡献度进一步提高。

  三年来,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上海市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携手苏浙皖各扬所长、协同发力,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不断取得新成效。

  “协同创新长三角”快马加鞭

  协同创新机制方面科技部与三省一市在上海共同设立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统筹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创新策源方面上海建成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达14个,联动三省探索以“揭榜挂帅”等方式开展科技联合攻关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取得许多突破性成果

  成果转移转化方面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已在上海张江实体化运作,将打造长三角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枢纽。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在长三角地区设立了19个分中心网络,在长三角地区撮合达成技术交易22.5亿元

  产业链协同方面中芯、华虹、格科微等龙头企业在江苏省南京市、无锡市,浙江省绍兴市、宁波市、嘉兴市等地实现跨域布局。长三角企业家联盟推动组建了9个产业链联盟,联合开展长三角重点产业链协同研究,积极推进跨区域产业链供需对接、标准统一和政策协同。

  创新环境方面共同搭建的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已集聚大型科学仪器36959台(套)切实提高科学仪器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研发成本。

  “开放活力长三角”奋楫扬帆

  在协同对外开放方面,上海市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取得良好开局。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分解的29项政策措施已落地23项一批推动总部经济集聚升级、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促进金融与贸易深度融合、优化区域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加快释放政策红利,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和活力。市域铁路嘉闵线等一批项目实现开工,将进一步提升“大虹桥”作为长三角交通门户的枢纽功能。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出台《上海市推进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行动方案》,成立市推进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工作组,积极落实各项任务举措。如,浦东立法授权正式落地,为引领区建设构建强大法治保障。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亮点频现。总体方案分解的78项任务,大部分已完成基本形成以“五自由一便利”为核心的制度型开放体系框架。全国首家外资控股的合资商业理财公司、首家外商独资金融科技公司落户,率先取消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资本金专户、开展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等试点。设立全国唯一的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国内首单径予提发货等创新业务相继落地。

  市场体系建设方面统一大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共同启用“310”号段的长三角标准一体化编号,联合制定《船舶水污染物内河接收设施配置规范》等10项长三角区域统一地方标准。协同推进“满意消费长三角”行动,累计培育“放心消费单位”达50余万家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持续推进。上交所在长三角区域布局32个上市服务基地及工作站,科创板和试点注册制顺利推进。截至9月底,长三角三省一市已挂牌上市企业160家,占全国比重47%。

  “联通便捷长三角”日新月异

  交通领域沪苏通铁路一期等铁路项目建成通车,沪苏湖铁路等铁路项目加快推进,长三角高铁总里程突破6000公里。第一批涉及上海的9条省际断头路7条已建成通车、2条正在加快建设,上海已开设沪苏、沪浙毗邻地区公交客运衔接线路29芜湖、南京、江阴、苏州等主要港口实现至洋山深水港的集装箱江海直达运输,世界级港口群一体化治理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能源领域浙沪联络线一期、江苏省南通市如东上海市崇明天然气过江管道上海LNG接收站一期储罐扩建等天然气重点项目建成投运。安徽省淮南市江苏省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过江通道等重大电力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有效提高华东电网内部电力交换能力、接纳区外电力能力和电网稳定水平

  信息化领域推进5G网络长三角率先布局和先行先试,累计建成5G基站22.1万个,占全国总量的26.9%,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创新应用示范超1000

  “绿色美丽长三角”深入推进

  合作机制创新方面在长三角区域大气、水污染防治两个协作小组的基础上,成立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全方位的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联合发布大气超级站、设备泄露检测等2项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标准,在国内首次打通区域地方标准发布的路径。健全长三角打击非法捕捞联合执法机制,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稳步推进。

  污染协同防治方面连续完成三轮区域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落实区域“三油并轨”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低硫油措施,提前实施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联动实施吴淞江整治、太浦河疏浚、淀山湖综合整治等治理工程,加强上下游联动、供排水治理、防汛抗洪合作。率先完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机制,联合制定第一批省级固废危废利用处置“白名单”。

  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推进“双碳”协同行动,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上海市崇明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园区成为我国首个碳中和园区。  

  “幸福和谐长三角”成效显著

  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方面牵头在全国率先开展区域异地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目前已实现全域互联互通,截至今年9月底,长三角异地门诊直接结算超593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15.5亿元。119个政务服务事项已经实现在41个城市跨省市通办,开通567个专窗办理点,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等30类高频电子证照共享互认。轨道交通“一码通行”广受好评,人民群众跨区域生活工作更加便利、舒心。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方面联合发布71家长三角异地养老机构名单,提供更多异地养老新选择;联合发布长三角区域房车、养生、体育、会展四个专项旅游产品40个,长三角“高铁+”旅游产品线路等66条。

  机制协同方面推动建立疫情联防联控和复工复产“7+5+6”项协同机制,筑起疫情联防联控的共同防线,搭好复工复产的协同平台,推进公共卫生常态化合作。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