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办实事|灌南财政:写好民生文章,稳健推进民生福祉

2021年10月22日 17:24:2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厚植民生福祉,让全体人民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是财政的重要职能之一。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灌南财政结合“为民办实事”,发挥财政资源配置和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职能,侧重民生领域的财力倾斜,以“真金白银”助力百姓的幸福生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加大社保支出,支持开展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上级要求配套的社保民生政策足额配套到位,按月足额发放城乡居民、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及时兑现农村低保、城市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弱势群体补贴政策,兜牢社会保障底线。

  促进教育高质均衡发展。持续提高教育投入,不断优化教育布局调整,新建扬州路实验学校、沂河路小学、惠泽路小学、硕项湖小学等多所义务教育学校,迁建实验中学,改扩建县第二中学并顺利晋升四星高中,教育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同时,足额兑现各类困难学生补助、助学金等,及时安排校安、改薄、乡镇村小村园建设等资金,推动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支出,足额兑现城乡居民医保政策,不断提升我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县第一人民医院建成投入使用,并积极创建三级综合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创建二级保健院;在全市率先设立职工体检基金,每年安排960万元用于保障职工健康福利。

  提升三农发展水平。不断增加三农支出,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特色农业理念,有序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构建脱贫攻坚财政投入新格局,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切实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如期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目标。

  支持重点民生工程。支持创成全省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成全国卫生县城,大力推进城乡综合交通体系有序建设,综合客运枢纽、204国道、235省道、民生桥、盐河三桥等路桥工程陆续建成投入使用,灌南正式进入高铁新时代;支持城乡供水主体工程和管网改造、垃圾分类与处理、农村环境整治等,城乡面貌发生根本性改善。

  (来源:灌南县融媒体中心/刘青 臧竞争 编辑/赵恩婕)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