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青
(作者马青,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评论人;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上多奇葩。一段父女二人的微信对话截图被人流传出来,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女儿留学在外,因为生活费和父亲发生争执。随后女儿在聊天群内发布了辱骂父亲的内容,被人公布在社交平台上。除了群里的文字辱骂,还有照片和视频,指控父亲毁了她的青春。视频中,她用手机几乎怼在父亲脸上拍,一边拍一边歇斯底里地叫骂,父亲则瘫坐在沙发上,没有回应也没有表情。
先不论矛盾的缘由,只看文字和视频中的表现,女儿这一方极其粗鄙:她讽刺母亲是“疯母猪”,称呼父亲为“老家伙”,满嘴污言秽语。小时候听过的鬼神故事里,常以因果报应来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或报恩或寻仇。虽是无稽之谈,但此女对待父母的态度,却真如寇仇一般。
究竟是什么样的仇怨呢?曝光于网络中的主要是学习规划与留学费用。女儿指责父亲一再干预并误判她的学业,导致她不断退学换学校,先去澳洲留学,又被迫回国,大专没上完又去了西班牙,并且不肯为她支付学费。父亲在对话中则显得很无奈,工资的绝大部分都拿去供养女儿读书,自己已是倾尽全力。
简单地说,这就是一个“巨婴”的故事,父母含辛茹苦,孩子不仅不感恩,反而像叮在牛背上吸血的牛虻。但家庭关系又怎么可能只是这么简单的“是非对错”呢?如果只是猎奇,或是在某个“奇葩”身上展现道德优越感,这样的讨论就没有意义了。
从女孩在社交媒体上表现出的各种行为举止来看,她对亲子关系,对社会关系,对自己和周遭事物的主客观认识,似乎都呈现出了某种扭曲的判断。她毫不在意视频中自己歇斯底里的样子,也丝毫不觉得公共空间里的污言秽语很不体面。所以,谈价值观之前,应该先评估一下她的心理健康状况。
结合女孩父亲发在社交平台上的帖子,或许更有助于我们从这起个案中探寻家庭教育的公共价值。
女孩父亲说,自己从农村考上北大,一路艰辛,坦承自己“刚愎自用,脾气不好”,孩子小的时候“经常打骂她”,自己危机感强,所以在学习上“逼迫孩子”,并且“稍不如意就暴跳如雷”。从他的帖文里可以看出,他挨过饿,所以物质上并不亏待孩子,但自己缺乏安全感,导致了精神上的苛刻。有一段父女两人的微信对话颇能印证他自己的说法。有一天,他煎了牛排给女儿,第二天专门发微信给女儿说,因为节约开支,即使冰箱里牛排还有很多,自己也舍不得吃。
物质上给予,再从精神上剥夺,这是一些欠缺安全感的父母常常加诸孩子的枷锁。他们并非不爱孩子,只是常常为爱附带条件,以此来实现对孩子的掌控。而当孩子的精神世界不能获得满足时,就有可能靠物质层面的无度索取来交换。如果父母与孩子不肯反省和成长,那么双方必然在冲突中愈行愈远。
我们责备一个成年“巨婴”,批评她不懂自食其力,不珍惜父母亲人,不能自我规划自我克制,还没有社会责任感,但“巨婴”绝不是一天养成的。但愿对她的批评能让更多人自省,我们该如何为人父母,以及如何为人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