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博导因“第一学历”被嫌弃,人才该问出处吗?|荔枝时评

2021年10月14日 13:42:36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杨三喜 

  (作者杨三喜,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青年时事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源:网络)

  当上了北大博导,还会因为“第一学历”被学生嫌弃?

  近期,一名自称达到保研标准的大四学生发帖称“无法相信北大会有这么差的师资”,其列出的一名北大数学学院博导硕士毕业于地方院校,这名学生据此称“招的老师水平不如深圳中学”,“希望北大能整顿下师资”。很快,网上围绕“第一学历”展开了激辩。

  其实就在不久前,教育部曾对“第一学历”问题作出说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这位学生以“第一学历”论师资当然荒谬,然而放眼社会,因为“第一学历”而把人打入另册的现实仍然是那般坚硬。

  在一些高校以及知名企业的招聘中,本科毕业于211、985、双一流是基本门槛,“双非”或者“四非”求职者在第一轮简历筛选就可能被直接淘汰。有调查显示,四分之三的央企招聘公告中存在“第一学历”区别对待,高校招聘中有接近半数的博士毕业生可能在毕业时遭遇了“第一学历”问题。很多二三本学生即便通过考研上了名校,依然无法改变学历受歧视的命运。更何况,研究生考试复试也是比拼“第一学历”的赛道,近年来名校不断扩大推免生比例,很多高校推免比例已经达到50%,“双非”学生想通过考研改变学历劣势之路也已经越来越难了。

  文凭的确具有筛选的功能,但是当下这种“第一学历”歧视,显然是走偏了、走过了。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和雇员之间信息不对称,雇主必须通过某种外在的标准来挑选雇员,而文凭作为一个显性的信号恰好可以成为大学生工作能力的“过滤分拣器”。用人单位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筛选求职者可以理解,而仅用“第一学历”作为选人用人门槛的僵化操作过于简单粗暴,以偏概全。“第一学历”仅仅是反映个体综合能力与素质水平的一个方面,那些高考成绩一般,但是能力突出、厚积薄发而事业有成的案例太多了,反例也不少见。我们不能否认一个人高考前的努力,但高考后的努力同样不可无视。以“第一学历”论人,本质是歧视和偏见。

  这种现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为什么当下的教育焦虑这么严重?家长都希望孩子上名校,上了名校才能进名企。但是双一流高校及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才137所,招收本科新生人数也就考生人数的6%左右,所有人都往这条狭窄的道路上挤,激烈竞争强化了教育焦虑。“第一学历”的存在,也会对那些努力拼搏奋斗者造成伤害。因为高考没考好,后面再怎么努力都“低人一等”,既不利于激发个人终身学习的动力,还会造成对知识价值与教育功能的信任危机。而且,这种选人用人取向也不利于用人单位找到最合适、最优秀的人才。可以说,“第一学历”歧视不会有赢家。当“鄙视链”不断拉长,结果将是社会评价体系越来越受限,个人成长成才的道路越来越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撬动学历歧视的坚冰,任重道远。一者,不妨淡化高校等级,改变人为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的做法。二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为全社会树立榜样,引导新的社会共识的形成。再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畅通投诉举报通道,让各类反就业歧视的规定从纸面落到地面。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