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邳州市炮车街道张圈村,一场“变装秀”正在悄然上演。
在炮车街道张圈村缓步前行,一幅幅色彩鲜艳、喜庆的墙画与周围整洁的民居巧妙融合,原本单调的墙面有了灵气,为小乡村注入了新活力。
村民张学刚表示:“结合邳州农民画,把地方‘特色’做成乡村‘景色’,很能代表咱邳州的乡土风情和民俗文化。平时来广场上锻炼跑跑步,别提多恣了。”
而在一个月前,村庄还不是眼前这番景象。环境脏乱差、雨季道路泥泞,健身无去处……村民对此意见强烈。村组干部入户走访,村里收集上来的民意中,修建健身广场、完善村庄主干道这两件事,也是村民反映最多的问题。
村民张学君说:“全村98%以上的人都希望建广场,方便村民活动,平时休闲娱乐能有个好地儿。 ”
民有所盼,我有所动。秉持这一理念,张圈村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召开党小组会议、民主协商会,在广泛征求、座谈交流后,顺势启动广场建设、道路修缮等民生工程。
张圈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学忠告诉记者:“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整体工程投资200万元,实施基础设施改造,新建了健身广场,占地1450平方米,配备多功能健身器材、羽毛球场、乒乓球台以及水冲式公厕,新铺设沥青道路近2000米。”
为压实责任,张圈村将任务分配到每一位党员干部身上,每件事都有具体带头人和详细时间表。通过加大人力物力、交叉施工,终于赶在中秋节前夕,完成了广场和道路提升改造。村民期盼多年的“小”愿景,由梦想照进现实。
村民张学刚说:“健身器材、休息场所、卫生间都考虑在内,多年的期盼终于实现了。”
( 通讯员/吕立三 陈展博 编辑/赵恩婕)